他也知道肖淺會有此問。
“呵呵,你不知道吧?咱們的這位徐書記啊,居然是農林專業出身。來到這里之后,就一直想著依托省內優良的農業環境來發展經濟,正愁無處下手呢,結果咱們送上門來了。”
肖淺為肖平制定了走農業商品深度加工的計劃,肖平回來之后就開始了布局。
但這么大的投資,沒有當地政府的支持,顯然是不可能的。
【看書領紅包】關注公..眾號【書友大本營】,看書抽最高888現金紅包!
為此,肖平開始和省委省政府接洽,探討合作示意。
他如今代表的可是肖淺,而且多達數十億的投資,沒有哪個政府可以忽視。
結果聽了他的投資計劃之后,徐書記驚喜莫名,力主促成此事。
對于肖淺這位財神,才有了這么客氣的接待。
“俗話說,衣錦不還鄉,如錦衣夜行。肖總能夠在成功之后,還能想著家鄉,實在是令人感佩啊。”
徐書記紅光滿面,話音洪亮,顯然是人逢喜事精神爽。
改開以來,東北日益沒落的經濟環境,對于他們這些施政者真的是莫大的壓力。
身為皖省人,他六十年代就來到了東北,從吉省一名普普通通的林業員做起,親眼見證了東北的輝煌和沒落。
如何拯救東北經濟,始終都是他夙夜難寐的難題。
招商引資的事兒,在他的主持下,也不是沒有做過。然而失敗的多,成功的少,多數企業都對黑省的環境很不滿意。
徐書記思來想去,也覺得以黑省的條件,從最擅長的農業領域出發最好。但該怎么下手,卻始終沒有眉目。
這個時候,肖平帶著肖淺的計劃來了,一下子為他捅破了窗戶紙,萬丈陽光徹底照亮了他迷茫的內心。
“這里始終是生我養我的故鄉,而且我還有許多親人生活在這里。能夠為家鄉盡一份心力,是我的義務。當然,能不能做好,還要靠省委省政府的支持。”
肖淺既擔起了責任,但也把話說在了前頭。
他是真的怕,怕投資的過程中出現意外。
徐書記也知道他顧慮的是什么。
“肖總,你放心,關于你方投資建廠這件事,我們已經做了認真的研究。在這里,要告訴你的事,不要有任何的顧慮。我們要人給人、要地給地、要政策給政策。”
他的話擲地有聲,但肖淺還不是很滿意。
“要服務也得給服務。”
在座的干部們面面相覷,不明白他為什么會加這么一句?
這就是理念的差距了。
“各位,一個地方的經濟要想發展起來,除了有投資的活水、當地人民的艱苦奮斗之外,政府的服務職能有沒有到位,也是重要的關鍵。你們對經濟的扶持力度有多大,經濟的發展就會有多大。”
前世肖淺見識過許多東北的干部,他們身上的惰性,真的是……
“一個好的發展環境,不是國家給的,而是你們這些領頭人塑造出來的。如果從你們的身上都看不到想要富強的沖勁,我不認為再多的投資有什么用。”
肖淺審閱著計劃表,當場就表達了不滿。
“就比如修建高速公路這事兒,都過去三個月了,你們還沒有任何的答復,這是做事的態度嗎?”
本來氣氛祥和的座談會,隨著肖淺的開炮,迅速進入了劍拔弩張的狀態。
在場的干部們顯然很不適應這種變化,一個個臉色非常難看,同時也坐立不安。
負責這個項目的人不得不出頭,語氣很虛。
“肖總,修建高速公路這件事,因為涉及到方方面面,所以需要做更加詳細的論證。還有資金方面,省里也比較困難。你別急,我們一定……一定會拿出令你滿意的方案的。”
“啪……”
肖淺當場就把文件摔了。
“我的這筆投資,如果落在浙省,你們信不信,高速公路已經開始動工了。你們知道經濟發展不起來的原因在哪里嗎?就在于你們這些人缺少了拼命的精神。依我看來,你們對于投資這件事,似乎不是很在乎。既然如此,其他的也別談了。”
留下這番話,肖淺當即離場。
他在哈城沒有片刻停留,和李清絕坐上了汽車,直接返回了老家。
然而他制造的余波,還在接連不斷地沖擊著當地的干部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