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不一直持續地給球員增肌增重,那么等他們成年后,身體素質絕對達不到職業比賽的標準。
前世很多中國球員都已經成年了,結果體型還跟小雞仔似的。代表人物就是武磊、韋世豪、唐詩等。
后來武磊去了西班牙之后,體型和肌肉急速增長。雖然對抗性提升了,但這種貿然的增長,并不能讓他的身體很好駕馭,反而會對他造成負面的影響。
只有從小到大一直持續而科學地對球員進行增肌增重,才能夠讓球員們在保持對抗性的同時又能夠像歐洲球員那么具備靈活性。
十三歲到十六歲,這是從青訓球員向職業球員過渡的階段,也是青訓球員淘汰的最后一關。
等過了十六歲,還能夠留在青訓體系里的,那就具備了成為職業球員的可能。
“十歲到十三歲的球員訓練,還是以學校為主。十三歲到十六歲,隨著人數的減少和競技水平的提升,則以區縣級為準;十六歲以上,就要以市級為準。等到了十九歲之后,合格的人才就是我們需要的職業球員了。”
這方面是楚大有的工作,他詳細地給大家介紹了起來。
“我們制定的計劃里,因為不與外省的足球發生聯系,又要保證我們的經濟水準,所以將采用養蠱的方式培養球員。”
一群人聽的有點懵,根本不知道什么叫養蠱。
楚大有興致勃勃地道:“所謂的養蠱,就是將許多種劇毒之物放在一起,然后讓它們互相攻擊。最終能夠活下來的那個,必然是吸收了其他毒物的毒素,成為毒王之王。我們整個黑省青訓系統,就是一個大型的蠱盆,要讓球員們成為這個盆子里的毒物。這樣,最終從中走出來的球員,必然是最頂尖的球員。”
李宙喆接著介紹具體的方案。
“從U10開始,我們將展開正規的比賽,將全省的所有同年齡段放在一起,每年會有分段選拔比賽。以哈市為例,所有南崗區的小學同年齡段要在一起比賽,決出的勝者參加哈爾濱市的比賽,再勝出者才能參加全省同年齡段大賽。這樣經過數量眾多的比賽,對小球員的鍛煉是顯而易見的。”
大家細細盤算,發現經過這樣的設計,一個小球員一年下來參加的比賽,起碼在上百場之多。
小球員能有這么多的比賽場次,那鍛煉價值可就太大了。
但這還不算完,李宙喆又說了一個只允許在足協內部周知的規則。
“將來你們在組織比賽的時候,必須要提升比賽的強度,促使小球員發揮出全部的潛能。”
因為不和全國的同行產生交集,所以肖淺和足協眾人最擔心的,就是青訓變成閉門造車。
不走出去,不知道外面的世界是什么樣子的,很容易變成自娛自樂。然后將來拿到外面去的時候,就成為了大笑話。
針對這種可能的情況,足協這邊一共制定了兩個方案。
其中一個方案就是制定比賽強度指標。
比如場均跑動距離,十三歲年齡段必須要達到七千米。而十六歲年齡段就要接近一萬米。
這樣的數據指標搭配上黑省嚴苛的技術要求,將會極大地降低跑動距離中的無效數據。
前世到了2020年,中國的球員能夠達到場均跑動一萬米的都不多。
就是通過這種類似的數據標準,哪怕黑省的青訓只在自己的圈子里自己玩,但強度一點都不差。
還有一個方案,那就是跳過國內,直接和西班牙那邊對接。
肖淺請弗洛倫蒂諾出面和西班牙足協談判,準備將來讓黑省的青訓球員可以去西班牙當地,參加各年齡段的比賽。
這是恒大青訓的模式,效果十分出眾,讓許多小球員都得到了不錯的鍛煉,而且很早就和世界足球主流接觸,能緊跟上潮流。
肖淺主導的黑省青訓計劃,就和他本人一樣。
外表祥和平靜,內力卻洶涌險峻。
看似各種人性化的青訓措施的表面下,其實對于球員選拔的要求卻非常高。
這也是為什么他在和家長們談話的時候,可以自信滿滿地告訴大家,當十歲這個門檻到來時,將有絕大多數的孩子們會被淘汰的原因。
但其實十三歲年齡段、十六歲年齡段的淘汰率,比起十歲的入門級選拔來講,只會更加的殘酷。
十多萬的基礎人數,讓黑省的足球青訓從一開始就雖然波瀾不驚,但已然走到了一個遠超國內同行們的水準之上了。
十多年之后,誰都不曾關注的黑省足球,將會震驚世人的眼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