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外來文化在不停的沖擊中,更是讓不少國人對自己的傳統失之敬畏,總覺得外來的就是好的。
可就是這么一期節目,面對著恒傳千古的珍寶,觀眾們所受到的震撼真的是無以復加。
“一定要去故宮看看。”
節目結束的瞬間,無數觀眾都冒出了這樣的想法。
故宮、文物和文物修復,一下子就成為了熱門話題,成功接替了《中國好聲音》和許經緯、譚維維。
而對于這種熱度,最欣慰的莫過于傳統文化工作者了。
為了宣傳傳統文化,他們做了多少努力啊,結果卻沒有一個紀錄片起到的作用大。
看來也要好好學習一下先進的宣傳方式了。
除了《我在故宮修文物》火了之外,《故宮的記憶》更是風靡萬千。
有心的網友做了一份統計,將肖淺制作出的純音樂歸納到一起,結果頗為壯觀。
“我把這些純音樂集中到一起欣賞,就好像享受了一場交響樂。啊,多么希望能有一場肖總的音樂會啊。”
人們這才發現,肖淺那浩如煙海的作品庫里,單單只是純音樂,就已經是價值連城的財富了。
更有網友腦洞大開。
“我覺得肖總可以將自己的作品分成若干部分,分別舉辦音樂會。比如流行音樂、影視配樂、純音樂、主旋律等等,似乎每一場都值得欣賞啊。”
更有懂行的。
“樓上的,你有沒有想過,肖總的作品里還有英文歌、韓文歌呢。”
一時間,網絡論壇上,網友們居然開始羅列肖淺的作品,幫他開啟了虛擬演唱會。
然而這么做了之后,大家全都犯了選擇困難癥。
肖淺的作品里,不管哪一種都值得好好欣賞啊!
電視制作人們才是最受震撼的。
在傳統的認知里,紀錄片只能算是電視制作領域的邊角料。
紀錄片不可或缺,有著重大的教育意義。但影響力和收益都很有限,如果不是有任務,電視臺甚至都不太愿意做紀錄片。
可是現在星光卻用實打實的成績和質量,告訴給了廣大的電視制作人,紀錄片非常地有搞頭。
《我在故宮修文物》第一集剛剛播完,節目、《故宮的記憶》、許晴、旗袍等話題就迅速占領了微博熱搜榜。
待到了第二天下午,內聯升、乾泰祥也是第一次登上了熱搜。
這些傳統老品牌已經消失在人們的視野里太久了,結果重新回來的時候是那么的驚艷。
內聯升和乾泰祥也是抓住機會,在官博上公布了新一代產品的資料。其中就包括許晴的服飾和鞋子,同時還對外公布了兩家傳統品牌和《黃飛鴻:獅王爭霸》的合作。
《我在故宮修文物》起到了非常好的廣告效應,內聯升和乾泰祥的店鋪里,第一次迎來了壯觀的人流。
以往只在國際大品牌的門店才有的人龍盛況,如今居然出現在了老品牌的身上。
消費者們走進內聯升的門店之后,才發覺以往的印象居然都是錯的。
內聯升的銷售為什么不好?
第一,布鞋的樣式太老舊了,不夠帥氣,現在的人很難喜歡的起來。
第二,人們對布鞋最擔憂的就是不防水。
天氣瞬息萬變,穿著布鞋的話萬一碰到雨天,鞋子不但漏水,甚至直接就報廢了。
可如今他們走進內聯升之后才發現,這里的鞋子不光有傳統的布鞋,各種精致的皮制鞋子真是讓大家挑花了眼睛。
沒有人知道,這也是肖淺給內聯升的建議。
中式的傳統鞋子,當然不止布鞋這一種。既然要將傳統鞋子發揚光大,那為什么不開發更多的樣品呢?
傳統的鞋子樣式加上符合當下審美觀的設計,令傳統的物品綻放出了更美麗的生命力。
僅僅一天,內聯升就賣出去了一千五百雙鞋。即使是最傳統的老式布鞋,都有不少顧客出于懷念而購買了。
老式千層底布鞋其實好處也很明顯,最起碼舒適感是許多品牌鞋子比不了的。
尤其是將布鞋的后幫踩下來后,當成拖鞋穿的時候,不要太安逸。
肖淺已經責成《國漫》那邊出美工人員,幫內聯升做老布鞋的造型設計。
老品牌,迎來了新世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