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只是這樣,那就太單調,也太沒有意思了。對比,知道嗎?鮮明的對比才能更有看點。”
他必須拿出具體的策劃來,才能讓舒秀云了解他的意圖。
“我們先定下框架,作品里的國際婚姻,以中韓結合為例。中國和韓國的文化有相通之處,也有不同之處。這樣呢,對我們的創作很有幫助,難度也不高。可如果我們只是創作韓國人來到中國,組成家庭的話,盡管很新鮮,但似乎也沒有什么特別之處。可假如在同一部作品中,又有中國人去到了韓國,和韓國人戀愛、結婚,要在韓國生活。那么兩邊一對比起來,會不會很有意思?”
他來了勁頭,滔滔不絕。
“韓國人來到中國,和中國人戀愛,結婚,但是對中國的文化、習俗有很多不了解的地方,這必然會成為戲劇看點。同樣的,中國人去了韓國,和韓國人結婚之后,也要面對著韓國社會文化、風俗的沖擊和洗禮。截然相反的國籍的人,在彼此的社會中跌跌撞撞地劇情,是不是很有意思?”
“還有,在這樣的婚姻生活中,還可以細化。韓國女人到中國來,做了中國的媳婦之后會如何?韓國男人來中國后,結婚之后又會如何?中國女人嫁到韓國去呢?中國男人在韓國娶妻生子呢?性別不同,經濟狀況不同,人生經歷不同,生活的地域不同,是不是可以產生許多有意思的故事出來?”
“比如說,在韓國還保有很傳統的習俗。長家的兒媳婦在逢年過節的時候,要負責祭祀的諸般勞作,十分的辛苦。可是韓國女人嫁到中國后,沒有了這些東西,她會不會不適應?”
“中國男人看了許多韓劇,就覺得韓國女人溫柔可人。結果和韓國女人結婚之后才發現,對方是個酒鬼。喝多了就耍酒瘋,會不會很崩潰?”
“韓國男人骨子里都是大男子主義,覺得即使結婚了,也要有自己獨立的生活。結果天天被中國老婆搜金庫、查行蹤,是不是也很郁悶?”
“中國女人過慣了嬌寵自在的生活,開始和韓國人結婚之后,卻要被家族長輩要求負擔媳婦的義務,她能不能接受?又會和家族里的人產生怎樣的矛盾?”
“如果這些東西和要素,在一部作品里,通過不同國籍的男男女女的各自角色展現出來,會不會很有意思?”
舒秀云一開始聽的津津有味,但是到了后來臉色就漸漸蒼白了。
好不容易等到肖淺停頓下來,她趕緊吐苦水。
“老板,你的這個創意呢,不得不承認,非常有意思,而且內涵深刻,看點十足。但問題也很明顯,而且是實打實的困難。”
她掰著手指頭,開始擺問題。
“第一,這部戲按照你的想法,肯定要跨越國籍,涉及到兩個國家的社會、文化、語言、風俗等多方面。我雖然自認為是一個十分不錯的導演,但這樣的作品,對不起,臣妾做不到啊。”
“第二,這部戲里肯定會用到不少韓國演員。如果是孫藝珍這樣的,那好辦,溝通一點問題都沒有。但其他的韓國演員呢?交流都成問題,能在一起拍攝嗎?”
“第三,這部戲如果想要構建成功,內容肯定會非常宏大,沒有個一年、兩年是不成的。你會給我這個時間嗎?”
“第四,按照你的策劃,這部戲如何才能做到影響最大化?”
問題都是實打實的,舒秀云也不算是漫天要價。這么一部要求不同文化糅雜的戲,真的不是舒秀云一個人能夠駕馭的。
肖淺咬著手指頭,沉思片刻,突然道:“合拍如何?”
舒秀云沒聽清,問道:“什么?”
肖淺卻越想越激動,覺得很有搞頭。
“我是說,做合拍片。你不是不了解韓國文化嗎?那干脆,我們和韓國的影視界合作,一起來拍。中國的部分你來負責,韓國的部分讓韓國導演負責。你們組成統一的策劃室,就劇本進行研討和規劃,這樣是不是可以解決你的擔憂?”
舒秀云有點跟不上他的思路。
這怎么就變成合拍片了?
不過如果有韓國的影視工作者參與進來,確實能夠解決許多問題。畢竟在韓國發生的事情,肯定韓國人更了解。
可新的問題又產生了。
“如果邀請韓國創作團隊的話,那他們創作的內容,中國的觀眾能接受嗎?這中間的度在哪里?”
以往的諸多合拍片,其實都是噱頭居多。肯定有一方是只投資,不干涉拍攝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