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的夏天,是肖淺多年布局開花結果的一年。
這個夏天,發生了一件極具影響的大事。
原本默默無聞的通訊設備制造商華為,突然宣布進軍智能手機領域。
伴隨著官宣一起,華為直接對外公布了第一款觸摸屏智能手機華為P1的相關數據。
一切都是來的如此突然,但所造成的影響,幾乎是革命性的。
在2007年年初,蘋果公司對外公布了他們研發的第一代智能手機,讓人們徹底對手機的認知顛覆了。
但嚴格說起來,第一代蘋果手機的影響力并不大。
究其原因,不是設計理念不行。哪怕在硬件上還有很多不足,但也不是影響力不足的根本原因。
蘋果第一代的無奈,純粹是被網絡拖累了。
第一代蘋果手機,是在2G網絡上運行的。其速度,相當于撥號上網的時代。
怎么,嫌慢?
在這個年代,即使是2G網絡,也僅僅只有少數的幾家通訊運營商有。所以哪怕是速度慢的令人發指的2G網絡,如今都是奢侈。
如果僅僅只是蘋果第一代智能手機,那么情況還會和前世一樣。除了讓行業內部大地震之外,外界感受到變化還要到兩年以后。
然而就在這一年的夏天,一家中國企業同樣進軍了智能手機領域。
華為P1在外觀上,和蘋果大同小異,卻又比蘋果更好。蓋因為華為P1的液晶屏是全覆蓋的,連home鍵都是觸摸式的。
而且華為P1采用的是OLED屏,應用、效果、觸感等全都優于蘋果所使用的LCD屏。
華為P1采用的操作系統,也是純國產的,出自星光科技和華為聯合研發。
這款操作系統被命名為鴻蒙。
如果同樣有穿越眾的話,只要一操作就會明白,這個系統幾乎就是安卓的翻版。
前世華為推出鴻蒙的時候,被別有用心的人污蔑為安卓的翻版。然而真正試用過的人都證明了,鴻蒙和安卓完全不同。
現在嘛,在肖淺的操作下,那些別有用心的人可以這么說了。
哦,對了,時空變了。
鴻蒙雖然蓋了安卓的皮,但別有用心的人沒了。
谷歌都還沒有研發出安卓呢,所以這款操作系統的版權,就是中國企業的。
真正讓華為P1引發熱潮的,是手機部門的負責人余總在自己的微博賬號和臉書賬號上說的一句話。
“現在可以負責任地說,今后的手機界,除了我們華為和蘋果之外,其余的都是垃圾。”
好家伙,一石激起千層浪,網絡上到處都是爭議,吵的一塌糊涂。
可對于輿論而言,有爭議從來都不是壞事。有了爭議,就意味著熱度。
七月初,華為P1的實體機終于和大眾見面。
位于深圳的華為手機旗艦店里,涌進了無數人。哪怕已經盡力疏導了,仍舊造成了交通堵塞。
第一批進入店里的用戶成為了幸運兒,也成為了大眾矚目的焦點。
當他們結束體驗后從店里走出來時,立刻遭遇了圍堵。
有媒體記者,有其他的用戶,有電子產品領域的大能。幾乎所有人都迫切地想要獲悉華為P1的情況。
第一個用戶被無數的話筒頂住,心里慌的要死。什么時候,這么風光過啊?
幸好回答的時候,還是很順利。
“我已經下了訂單,別人我不管,反正這款手機開始售賣,我一定要用。”
第二個用戶同樣興奮。
“這款手機完全超出了我們的認識,雖然網速還不是很理想,但據說后續會有新技術用來和網絡鏈接。這樣一來,手機的網絡化應用就不成問題了。”
這些用戶說的,其實就是手機wifi技術。
第一代的蘋果手機并沒有這個功能,但是華為P1直接用上了。
而在這一技術應用的背后,還有著復雜而激烈的博弈。
顯然,華為P1既然用上了WAPI(wifi)技術,那么勝利自然是屬于中國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