寧擱這兒渡海呢?
看著電影里的戲謔,觀眾們哈哈大笑,對某爛黨紛紛發出了嘲諷和鄙視。
以為這樣就夠了?
不,肖淺還有更損的呢。
他還把常凱申給薛岳的軍令堂而皇之地貼在了熒幕上,還讓張國力做了話外配音。
【我軍由西昌前進時,各部應照剿匪行軍要領,須梯次交番前進。例如,第一日第一縱隊先由西昌到禮州。次日仍暫駐原地筑碉,掩護其第二縱隊第二日向瀘沽前進。及至第二縱隊到達瀘沽時,則第三日令其暫駐瀘沽筑碉,而后第一縱隊或其他縱隊向冕寧前進。
及我冕寧部隊到達目的地之日,再令駐扎禮州部隊或瀘沽部隊向冕山前進。但其在禮州與瀘沽已筑之碉堡,仍須派后續或指定守備部隊防守。
而前進行動時之軍隊,切戒其對本身掩護、搜索、警戒之部署,勿稍違剿匪手本之原則為要。】
一國之元首,給前線大將發這樣的電文,手把手地教怎么行軍布陣……
比趙匡胤給大將發布陣圖還要過份呢。
尤其是在張國力老師特意模擬的方言
加持下,充滿了詼諧的氣息。看的觀眾們捧腹大笑,比去健身房還鍛煉腹肌呢。
天將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倍加磨礪。
紅四團也是如此。
一天一夜攻擊前進兩百四十里,已經是極其艱難的任務了。老天爺也來湊熱鬧,大風夾雜著狂風暴雨,又成為了阻撓紅四團的考驗。
軍令如山,紅四團根本不在乎這些了。
頂風冒雨,速度不減,真正地詮釋了什么叫紅軍不怕遠征難。
大雨中,天色黑了下來,紅軍還在前進。
突然,河對岸出現了一條火龍。
能夠在這樣的環境里光明正大地打著火把行軍的,顯然只能是敵軍。
楊政委靈機一動,也讓戰士們打出了火把。
一時間兩條火龍隔著百多米的大渡河,并駕齊驅,蔚為壯觀。
對岸的敵軍發現了情況,隔河相問。紅軍戰士冒充敵人,居然沒有被識破。
雨夜中,兩支軍隊齊頭并進,卻讓觀眾們擔心不已。如果這樣下去,當紅軍趕到瀘定橋的時候,敵人的增援不是也到了嗎?
觀眾們顯然低估了我紅軍將士的意志力,也高估了敵人的水平。
走著走著,左岸的火龍依舊速度不減,但右岸的火龍卻開始原地畫圈。
這一區別,在高空攝像機下格外的明顯。
完全黑暗的環境里,人物形狀根本就看不到。熒幕上只有火龍清晰可見,卻絲毫不減精彩程度。
觀眾們看到的右岸的火龍,就好像棒棒糖一樣向內旋轉,后面拖了一條長長的尾巴。
當紅軍戰士問起時,敵人的回答是,他們到時間了,需要休息。
看到這一幕,觀眾們全都莞爾一笑。
就這樣的反動派,你不輸誰輸?
天亮了,雨停了,紅四團終于在規定的時間內趕到了瀘定橋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