樸成有些為難。
“具體的內容,實在是太多,一時半會兒也沒法說完。我就舉個最簡單的例子好了。任意球你們都知道吧,平常咱們的球員都是怎么練習任意球的?”
李的話也代表了所有人的想法。
“任意球可不是誰都能踢的,尤其是職業賽場上,需要有很高的天賦才行。而且還需要很有經驗的教練細心培養,練成任意球高手很不容易的。可能需要練習無數次,才能夠找到門徑。”
樸成笑了。
“那邊的任意球訓練就不是這樣的,在哈爾濱江北有一個很大的足球集訓中心,里面有一套設施,叫任意球訓練中心。在這里給球員做培訓的時候,會用一種運動透析采集的設備,把球員從助跑到踢球的所有過程中,肌肉、骨骼、身軀扭動幅度、發力等數據都記錄下來,然后經過大數據中心計算之后,再反饋給球員,告訴球員怎么去糾正其中的錯誤。”
董和李完全聽不懂。
“你說的都是啥?”
別說他們了,電視機前的觀眾們也是一臉的問號。
樸成嘴笨,一著急臉有點紅,但還是努力解釋。
“踢任意球,不是經驗和技術問題,而是一個物理學問題。比如一個二十二米遠的任意球,那么球員需要用多大的力量來踢,用什么樣的腳法踢在球的哪個部位,才能夠保證皮球得到足夠的旋轉,并且準確地落到想要的位置上。這些都是可以通過物理學和現代化設備計算出來的。”
“身高一米七的人和身高一米八的人,骨骼、肌肉分布肯定不一樣,腰和腿的長度也有差別。那么同樣是二十二米遠的任意球,這樣的兩個人使用的力量和發力方式也不同。如果是傳統方式的教練來教,那么就只能根據他自身的經驗傳授一些簡單的腳法而已。但是在集訓中心里,這些都能變成詳細的數據,幫助每一位球員去糾正不對的地方。”
“除了這些之外,集訓中心還會教給球員怎么去辨別風力和風向,并且把這些納入到任意球的計算當中去。大家都看過電影里狙擊手用簡單的方法測算風力和風向吧?黑龍江的新一代的小球員們全都會這個方法。”
因為只是嘴巴說,樸成講述的不是很明白,董和李以及觀眾們也聽的一塌糊涂,只是知道黑龍江的足球青訓使用的是科學儀器,而不是依靠教練的傳統經驗。
董問了一個具體的問題。
“這些的訓練方法效果如何?”
樸成笑了。
“現在這支龍江競技隊里的所有球員,都能夠做到在主罰任意球時,在任何天氣情況下,他們踢中三十五米外懸掛的硬幣的概率,最差的人也有百分之八十五。”
此言一出,一片嘩然。
用腳踢球,命中三十五米外的硬幣,還是在任何天氣條件下,一百次能成功八十五次,這是什么概念?
眾所周知,在職業足球賽場上,即使是最厲害的任意球大師,成功的概率都不會高于百分之十。
可龍江競技隊所有球員都能做到這一點,這也太玄幻了。
在大家的震驚中,樸成份外無奈。
“這些球員根本就不是普通的球員,他們可都是科技戰士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