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開場僅僅一分二十五秒,龍江競技經過十腳傳球,直接打穿了廣州恒大的防守,取得了進球。在這個過程中,廣州恒大一次皮球都沒有碰到,對這個進攻無能為力。】
看臺上,對于龍江競技的表演,肖淺欣慰地鼓掌。他的旁邊,許老板只能無奈苦笑。
去年廣州恒大奪得亞冠之后,他還以為自己的球隊怎么在世界上也算是一號強隊了。直到今天,碰到這支陌生的龍江競技,居然顯得廣州恒大狼狽不堪。
樸成在解說臺上侃侃而談。
“我們和這些孩子們踢的時候,也是這樣。只要他們開始打控制,根本就碰不到球。”
董對此很好奇,問道:“為什么呢?”
樸成解釋道:“這些孩子們的理念和我們完全不同,我們訓練的時候,強調的是人對球的控制。而在他們的理念里,他們只是球的傳遞媒介。就好像我們打臺球的時候,球經過案板的碰撞會產生折向一樣。他們都是將自己當成了墻,只需要負責把球轉移到需要的地方就行。”
李覺得這個說法很不科學。
“可是你的對手會切斷你的傳遞線路啊。”
樸成早有準備。
“這就涉及到另外一個課題,就是空檔尋找。黑龍江的青訓綱領里有一個說法,那就是再嚴密的陣型始終都會有空檔。畢竟球場那么大,人卻只有十一個,不可能做到面面俱到。所以黑龍江的小球員從小就會接受空檔尋求的訓練。集訓中心里就有這樣的設施,能夠強化他們在這方面的能力。加上同樣科學的傳接球訓練,持球的隊員基本上只需要做的就是,看到空檔,把球傳過去,自然而然會有同伴在那個位置接應。接應的人再把球傳到他看到的空檔,同樣又有其他人在接應。”
觀眾們都聽傻了,第一次知道還有這樣的訓練系統。
董代表大家問道:“傳接球不會失誤的嗎?”
樸成不但揭秘,還爆了一個驚人的料。
“集訓中心那里有一套研發出來的傳接球系統,就是在一個很大的房間里,球員站在場地中央,系統會隨機地從不同的方向將球傳過來。然后球員需要在規定的時間內將球踢到系統指定的位置。這個系統的難度一共分為十級,最簡單的一級給球員的處理球時間是三秒鐘。就是系統把球傳給你,你接球再傳到系統指定位置的時間只有三秒鐘。”
兩個解說聽著,覺得這系統挺有意思,但好像也沒有什么新奇的地方。
“這個訓練不難啊。”
樸成呵呵一笑,覺得他們太圖樣圖森破了。
“而最難的十級,給球員的處理時間只有0.3秒。也就是說,面對系統送過來的球,球員是不可能停球的,必須要把自己當做墻,將球反彈到指定的位置。這很鍛煉球員的隨機應變能力,鍛煉球員用各種各樣異想天開的方式來傳接球。而且十級難度里,系統送過來的球速度、高度、力量、弧線都是隨機的,并且還會隨機給球員指定接應位置,需要球員在運動中進行傳接球訓練。不但如此,在指定皮球落點的同時,還會隨機產生各種障礙物。比如說,給你指定了一個十五米遠的落點,但是突然中間豎起來一塊擋板,那你怎么在0.3秒的時間內想好把球準確地傳過去?”
“每一個黑龍江的青訓球員,從十歲進入職業青訓開始,如果到十九歲還從事這個職業的話,基本上都要在這個系統里接受上萬次的訓練。目前在十級難度的情況下,成績最好的就是林可。每百次傳接球訓練,他能得到五十七分。”
“前年的時候,巴薩的哈維隨同西班牙足協來考察,親自嘗試了最高難度,結果只得到了二十一分。”
這個爆料一出,所有人都驚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