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果裕王登基,嚴嵩嚴世蕃父子下場堪憂,如今景王得子,嚴家就有了一條后路……將景王扶上寶座。
而錢淵的叔父錢錚最近和裕王府的講官高拱走得很近,錢淵很可能已經投入裕王麾下,那么,嚴嵩應該不會站在錢淵這邊。
再加上錢淵選庶吉士,這種無足輕重的小事,李默覺得,自己懟上徐階還是有把握的……只要公開捅出來,和錢淵有姻親關系的徐階無論如何也不會公然支持。
當官的,當大官的,都需要很強的腦補能力,從朝局走向、細節變化,各個方面來進行腦補,但很可惜,李默這次的腦補失敗了。
關鍵時刻,嚴嵩捅的這一刀讓李默方寸大亂,他想不通,就為了小小的錢淵選庶吉士,嚴嵩居然會跳出來。
“陛下,嚴閣老這話在理。”工部尚書趙文華躬身道:“錢展才和其他新科進士不同,在登科之前就多次于國有功,才學稍遜,入翰林院定有補益。”
“一甲三人都是錢淵好友。”一向不吭聲的呂本捋須笑道:“想必進益頗快。”
呂本難得刷一次存在感,這是大家能理解的,這老頭這段時間心情非常好,一甲三人加上二甲頭名全都是自個兒老鄉。
看其他人不吭聲,呂本的視線落在人群后方,“志高,你說呢?”
志高是吏部左侍郎孫升的字,他長子孫鑨是二甲傳臚,也被選為庶吉士。
孫升緩步出列,走到前面,躬身道:“陛下,唐宋時,有不歷州府,不入中樞的規矩,而本朝選庶吉士入翰林,原以才學為主,后內閣重臣大都出自翰林,漸有非翰林不入閣之說,為此,選庶吉士大都在三十歲以下。
臣以為,選庶吉士入翰林,實是為國選材,錢展才雖才學稍遜,但氣節無雙,東南倭亂之時,其為大軍整理后備,調配軍需,守城野戰,均有戰功,長于軍略,目光長遠。
這等人物,正是國之干才,選為庶吉士實是名至實歸。”
孫升這番話說完,殿內一片寂靜,大部分人都很清楚,錢淵和紹興余姚孫家是有交情的,孫鑨孫鋌常常進出隨園,但沒想到,孫升堂而皇之的為錢淵站隊,關鍵是,說的在理。
從翰林院熬出來的那些內閣重臣,實際上在真正處理政務的時候能力算不上出挑,倒是如張璁、夏言、桂萼這種底層爬上來的反而能做些實事。
孫升是將大家都知道的這層紙給捅破了,嘉靖帝抿著嘴低著頭,心里好笑不已。
“禮部怎么說?”嘉靖帝不再看杵在面前的李默。
“伏唯圣裁。”吳山一板一眼道:“錢淵恰滿二十歲,新科進士中只比紹興士子冼烔年長,五經題稍遜,但兩次擊倭有功,吏部考功司有記錄在案,選為庶吉士在情理之中。”
頓了頓,吳山又補充道:“另天順、弘治年間,均有天子欽點庶吉士之例,陛下欽點亦可。”
嘉靖帝微微點頭,沖著孫升揚揚下巴,“都是隨園士子,讓你長子回去好好教教,三年后五經題還寫的狗屁不通,就讓他去云貴做個小吏。”
選為庶吉士入翰林院學習三年,之后散館考試,考的好留在翰林院,考得不好就出翰林院,但也一般是去六科或都察院。
“好了,散了吧。”嘉靖帝懶懶道:“這等小事……”
李默惶恐的出了殿,一陣涼風吹過,后背被汗水浸透登時一片冰涼,李默忍不住打了個寒戰,心里還不知道到底為什么。
他能想到的,只有錢淵簡在帝心……但實情并非如此。
李默只看到景王有子,但卻沒看到,如果今年京察挺不過去,嚴嵩都等不到景王登基。
所以,這是嚴嵩和徐階默契的一次配合,無論如何,必須將李默拉下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