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文到了沒有?”侯汝諒看見外間張師爺。
“正在門房。”
侯汝諒大步走出偏廳,心里有點抱歉,派出信使影影綽綽許諾不使官兵剿倭,楊文這才趕來府衙等候,不料如今卻要逼的楊文為前鋒攻打舟山。
不過論東南諸軍,不計還在處州的戚繼美所部,就數楊文麾下戰功最著,戰力最強,而且擅海戰,營中火器也多。
一路走到門房處,卻沒看見楊文,侯汝諒環顧四周,張師爺上前兩步問了幾句,指著府衙外,“在那兒,咦,那是……”
跟來的王本固、董一奎、胡應嘉都莫名其妙,但侯汝諒臉色大變,做了個手勢,才上前大呼,“別來無恙,方先生。”
一眼看見侯汝諒,錢銳嘴角猶有笑容,但下一刻他看見了侯汝諒身后的王本固、董一奎,嘴角的笑容登時僵硬。
楊文還有點莫名其妙,上前向侯汝諒行禮,只站在一邊冷眼旁觀。
楊文是認得這位“方先生”,他受錢淵重托駐守鎮海多年,原本就是針對汪直,所以和汪直麾下的主要頭目大都相識,只是沒什么來往,而錢銳向來深居簡出,和楊文從無來往。
一旁的幾個親隨在王本固的暗示下將錢銳扯進了府衙,那邊的董一奎拉著楊文正在寒暄。
說起來有點倒霉,侯汝諒原本想籠絡楊文,所以抵達鎮海后將楊文召了來,而錢銳秘密離開舟山,繞路去了楊文駐在出海口的大營……結果楊文不在。
知道錢銳身份的只有張三,他不得已冒險來了鎮海縣城,正準備去錢家宅院試試運氣,卻在路上瞥見了楊文,還沒來得及說出切口……侯汝諒就神兵天降了。
“真的?”楊文面色如霜,狐疑的盯著董一奎,“剿倭?靖海伯至舟山,尚無倭寇侵襲沿海,殺人越貨。”
“五月二十八日奏折入京,算算時日,錢龍泉也該送信南下了。”董一奎嘿嘿笑道:“靖海伯復叛已成定局……”
楊文還在那有一句沒一句的應付著,視線卻一直落在侯汝諒面前的錢銳身上,這個人是汪直心腹,卻突然出現在府衙門口拉著自己……
侯汝諒笑道:“數月未見,方先生沒去舟山?”
錢銳不知道接下來會發生什么,只笑著拱手道:“舟山風景甚佳,但眼見官軍水師鋪天蓋地,士卒如虎狼,當年在下目睹東南強兵,今日更甚往昔。”
王本固瞇著眼看了看侯汝諒,舟山,此人是誰?
那邊的楊文還在琢磨侯汝諒的態度和突然出現的方先生,卻聽得后者吟誦:“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方先生客氣了。”侯汝諒笑著搖頭,親自拉著錢銳往里面走去。
對侯汝諒來說,這個人很重要,不管他是來做什么的,既然撞上了,那必然對自己有用。
眾人都在往里走,只有楊文沉默的站在原地,死死盯著那位文士的背影。
“李杜詩篇萬口傳,至今已覺不新鮮,江山代有才人出,各領風騷數百年。”
一直走到廳門外,張師爺恍然回頭看去,游擊將軍楊文已無蹤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