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他們看來,錢淵這是變相的實際加稅,從一成增到一成半,不說其他的,這一變化會讓錢淵在東南海商中的名望迅速下跌。
前世公司主要就是做進出口貿易的錢淵對這種觀點嗤之以鼻,一成半的關稅,跟白撿有什么區別?
還是出口納稅,進口不納稅,海市交易也不納稅……錢淵是真想把增值稅弄出來。
而且也不是一成半的關稅,關稅依舊只有一成,只是多了半成的保險而已。
錢淵不太清楚后世所謂的保險行業是什么時候興起的,但他敏銳的發現,保險,能夠深層次的參與到海貿體系中,并讓自己的影響力更深更廣的蔓延的海貿的每一個角落。
原時空中,保險業大致也就是在這個時代前后出現,出現的契機也正是因為海貿……無論在東方還是西方,航海總是各種行業中風險比較高的,一旦船毀人亡,說不定就得破產,在這種情況下,保險應運而生,分攤風險來減少損失。
保險業在西方出現后,得到了很快的推廣,但在東方有點難。
呃,不是有點難,而是難度很大。
畢竟這個時代,海船抗風暴能力不強,海盜頻繁侵襲商船,甚至即使讓出身錢家護衛的四海商行的伙計駐在船上,也難免會出現騙保險賠償的事,而且有的時候還不好去查證。
但如果能推廣開,好處是顯而易見的。
首先是財力,保險這個行業……有的時候和集資沒太大區別,推廣開后,錢淵能憑借四海商行聚攏大量銀兩。
打制戰船、兵械是需要銀子的,更別說錢淵在括蒼山中的作坊研發各式火器更需要大量經費。
有了銀子,四通商行能在各地開設分號,能開設鋪子,能開設酒樓、客棧,將手伸到能伸到的任何地方去。
其次是影響力,推廣保險,必定對海商是有不小的約束能力的,航線選擇、何時出海、貨物種類等等,只需要四海商行在保險條例中有所變化,對整個海貿體系都會產生影響。
最簡單的,如果保險業在東南推廣開,四海商行在保險條例中加上,運鐵出海船只不受理……
但是即使錢淵讓梁生出面,即使從京中調來大批銀兩充入四海商行,保險依舊很難推廣開。
無數人的第一反應是,錢淵這是要加稅!
最終,錢淵只能讓自己政治、商業上的同盟來試一試,所謂的同盟,基本上都是隨園一黨。
新昌潘家、杭州周家、山陰諸家、余姚陳家、錢塘高家、松江陸家,一個月前不情不愿的繳納了半成保險費用后出海,錢淵沒想到,其中還混入了慈溪袁家。
偏偏那么巧,倒霉的是慈溪袁家……不過這對錢淵來說不是壞事,還有比這更好的施恩對象嗎?
劉洪突然開口說:“還好船只是在南洋被劫,若在近海……只怕要壞事……特別這次倒霉的是袁家。”
錢淵也點頭同意,這是還真是運氣,說不定有人猜測是自己為了加稅,指使兩浙水師或汪直下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