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都勒令致仕?”
“全都罷官為民?”
想了會兒后,隆慶帝突然一躍而起,“好險,好險,還好高師傅提前出了西苑,不然萬事皆休!”
徐渭忍不住擦了把頭上的汗,您才聽懂啊!!!
隆慶帝用力拍著徐渭的肩膀,“文長,文長,這次多虧你了!”
徐渭有點不自然,低聲稟報,“雖中玄公和隨園不和,但早在數年之前,隨園共議,撥亂反正者,必陛下也,匡扶社稷行新政者,必新鄭也。”
陳洪斜眼瞥了徐渭一眼,這貨真能舔啊,這時候還不忘拍陛下馬匹。
隆慶帝顯然被拍的很舒服,感慨的嘆了口氣,“若高師傅亦有此心胸,何來今日之事。”
看著這一幕,心情最急迫的成國公無語的插嘴問:“陛下,西苑正門那邊怎么辦?”
由不得成國公不急啊,現在守在門口的是幾十個錦衣衛小校,只是分辨了幾句就被扣上奸臣黨羽的名頭,然后被劈頭蓋臉的……有兩個都頭破血流了,也不知道那幫貨從哪兒撿來的石頭。
看隆慶帝投來的希翼視線,徐渭鎮定的說:“陛下絕不能親自出面安撫。”
“若陛下出面,要么順從以勒令高閣老致仕……”
“絕不可能!”隆慶帝神色堅定的打斷。
徐渭一直提著的心終于落下了,“但陛下出面,能勸服群臣善罷甘休嗎?”
“下令廷杖,甚至下昭獄?”
“高閣老更是難堪,不想上書請辭致仕都不可能了。”
“說到底,今日若高閣老在西苑門口被堵住,萬事皆休,但如若陛下出面,更是被逼到死角。”
隆慶帝目瞪口呆的僵站在那兒,他有自知之明,雖撥亂反正贏得聲望,但自己絕沒有將此事摁下的威望……就算你是皇帝,也不是想干什么就能干什么的。
成國公和徐渭對視了一眼都沒吭聲,他們倆也心里有數,說到底是因為陛下沒有先帝的那股狠意,當年大禮儀事件,同樣是金水橋上聚集百官哭門,嘉靖帝毫不猶豫的下令廷杖,生生的打死了十七個言官。
去解釋那封信全都是誣蔑?
隆慶帝再傻也知道,本就是徐階折騰出來的,現在群情激奮,一時半會兒哪里說得清楚,畢竟高拱收權是所有人都看得見的。
“文長?”
“今夜雨寒,陛下不適,高閣老只是群輔,此等大事,自然是內閣首輔出面安撫百官。”
成國公和陳洪都忍不住打量了下徐渭,這個主意聽起來不壞,但實際上是個餿主意。
說到底,這個主意有解決今晚百官請見的尷尬局面,但對接下來的黨爭完全沒有意義。
徐渭若無其事,沒辦法,自己還沒和高拱那邊談好條件呢。
一刻鐘后,被逼的出面的徐階剛走出西苑,正準備發話,冷不丁聽見后面“砰”一聲響。
西苑大門被關的死死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