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國后又分別把雜志封面和司琪的國潮服裝拍完照片。
最近一段時間他一直在制作之前唱過的歌曲和一些新的曲目,忙的不亦樂乎。
其中《故鄉的原風景》因為在網上評論畫面好看但是音質不太好,還被他重新用專業設備錄制出來,畢竟當時條件限制以及剪輯的倉促。
新版的曲子深得粉絲的喜歡,甚至因為這首曲子使他的粉絲又多了不少。
而前幾天關于《東風破》和《山水之間》兩首歌也以“定義國風”的名頭投了出去,也獲得了樂壇不少前輩的贊揚。
而且“國風定義”還被華夏日報點贊,評論說符合當代文化自信的發展趨勢和發展潮流。
這一切都使得司彥的微博粉絲量一升再升,現在已經有了八千六百萬的粉絲量,這可是沒有買僵尸粉的真實成績。
“司神竟然發歌了,而且都是原創”
“作詞:司彥作曲:司彥編曲:司彥”
“司萌萌,你要影視歌三棲發現了嗎?”
“國風啊,好貼切的名字,路轉粉!”
“不管是司彥的陶笛,還是國風歌曲,都給人一種詩意的美感。”
如果翻開司彥的微博,那就會發現現在微博上基本上都是好評。黑粉剛出沒就會被粉絲給沉了。
甚至還有粉絲發表評論認為這幾個月是“司彥微博月”,因為司彥在微博的熱度就沒消停過。
而現在又因為戛納電影節的事情,似乎再次驗證了這種評論,大眾都已經開始對司彥上熱搜表示免疫。
不再是關心司彥竟然又上熱搜了,而是司彥又因為什么事上熱搜了。
對于入圍戛納的事情,睡了一覺后司彥已經冷靜下來了。
如今這樣的情況已經很讓他滿意了,至于最后的結果就真的憑緣分吧。
畢竟世界上不是誰都可以成為夏羽!
所以對于微博上關于司彥的一切他自己都不再去關注,關于后續的公關問題自然有司琪進行調度安排,他絲毫不用瞎操心。
吃過早飯后又繼續投入到音樂創作當中去。
因為再過幾天新一期的《向往的生活》又要錄制了,但他覺得蘑菇屋樂器有限,沒辦法達歌曲的演奏效果。
所以司彥爭取多創作幾首歌曲,合適的話可以在演唱的時候加入伴奏,讓效果更好一些。
就這樣屏蔽周圍的一切關注,司彥專心的投入到音樂創作。
隨著時間的推移,兩天后戛納電影節的熱度也降了下來。
“司彥,我現在有兩個消息告訴你,一個好消息,一個不知道好壞的消息,你先聽哪一個?”
自從上一次司琪大半夜跑去別墅把他叫起來后,目前司彥感覺自己對大事件的應對能力明顯提高。
所以當司琪過來告訴他有驚喜的時候,他內心并沒有多大的波瀾。
“先說不知好壞的消息吧。”
“因為考慮到蘑菇屋農作物的收獲問題,以及嘉賓的工作安排,所以經過王錚煜導演跟嘉賓的溝通,決定更改節目錄制時間。”
“怎么改?”
“由原來的一周改為十天。”
“一次錄制十天?”
“賓果,不過沒獎勵。”
雖然節目是司彥策劃出來的,但是后期的很多安排都交給了王錚煜的團隊去負責,畢竟做綜藝人家才是專業的。
相當于把節目賣給了他們,只不過節目的收益還在他們這群投資人手里。
所以,對于這次的節目變動他是不知道,不過他也沒有不高興,術業有專攻。
他現在只考慮改動的利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