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咱們山上就有山楂樹,明天可以帶嘉賓一起去山上摘一些。”
“不過,家里沒有冰糖和串山楂的竹簽,需要到鎮上去買。”
在眾人把心思放在糖葫蘆上的時候,黃老師卻考慮著關于糖葫蘆的食材跟準備工作。
“咱們還得去摘些玉米呢!”
何老師在一旁提醒到,感覺到明天的事情還比較多。
“那這樣吧,明天讓彭彭和妹妹帶客人一起去山上摘山楂,何老師和黃老師你們去鎮上買冰糖跟簽子,摘玉米的話就讓我和大華去好了。”
考慮了一會兒,司彥提出了自己的建議,大家也沒有意見都表示同意。
天色不早了,一群人開始收拾了今天的東西,然后回到重新收拾的干干凈凈的房間,洗漱睡覺。
司彥覺得還是習慣這樣的生活,在工作中享受生活,工作與夢想兩不誤,不就是特別幸福的事。
現在在司彥的帶動下,早起的晨跑也成了蘑菇屋所有人的習慣,已經不用司彥提醒,大家都可以按時起床。
而且已經不再僅僅是蘑菇屋六個人的活動,而是整個節目組。
比如今天早上只有一個小組參與錄制,其他十幾個人跟隨司彥他們一起,慢跑在鄉間的路上。
隊伍發展的似乎越來越大。
洗碗做飯,哪怕每天都在重復,可是因為有著一群家人的陪伴,同樣變成了很有意義的事情。
吃完早飯,伴隨著大華的小提琴享受安逸的時光也是別有趣味。
不過向往的生活不只是享受,在隨著大華小提琴演奏結束,司彥拉著大華提前前往玉米地開始一天的工作。
而客人還沒來彭彭就先在家里劈柴,何老師和黃老師提前準備今天午飯的食材。
妹妹開始給家里的動物們喂食,目前妹妹多了個身份,就是“家庭飼養員”。
由妹妹負責家里雞,狗,羊的一日三餐,這可是一個艱巨重任。
“叮鈴鈴…叮鈴鈴…”
大家正在忙著處理各自的事情,突然房間里的電話響了起來。
何老師有些疑惑的放下手頭的工作,走到屋里接電話,這個時候怎么還有人打電話過來。
“喂,你好蘑菇屋。”
“喂,你好蘑菇屋。”
“喂,你好?”
“喂,你好?”
“……”
搞什么鬼,何老師接了電話之后,他說一句,電話里就會重復一句,他直接把電話給掛斷了。
倒不是何老師生氣了,因為如果不掛斷對方肯定會一直模仿下去,對方肯定是他認識的人,不然也不會和他開玩笑。
他掛了電話后,就站在電話機旁邊,果然沒有一分鐘電話又響了起來。
“喂,你好蘑菇屋。”
“何老師,你好呀!
“原來是你小子,你是要來做客嗎?”
“對,何老師,我可是你們的客人,你怎么能夠掛客人的電話。”
“你小子再貧,我現在就掛了。”
“別別,我點菜還不成。”
“說吧,想吃什么,天上飛的,地上跑的水里游的你隨便點。”
“真的嗎,這么好。”
“真的,只不過我們這里不一定有就是。”
何老師已經聽出來對方是誰,便跟對方開玩笑,把對方給懟的說不出話。
“那我點了你們沒有怎么辦?”
“簡單,有泡面。”
“那我要可樂雞翅可以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