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皓然目前就讀于華夏戲劇學院,算得上是張海莉的學生,他在戲劇學院見過劉皓然幾次。
再次來到玉米地,劉皓然看著大片的玉米,跟隨著司彥和大華開始掰玉米的工作。
“彥哥,怎么有這么多玉米啊?我們得啥時候才可以摘完?”
“不需要你都掰完,今天能掰多少算多少就行。”
兩個人摘著玉米溝通著,嘴上說著手里也沒偷懶。
“我們摘玉米有什么用?賣錢嗎?”
“我們要用玉米還賬。”
對于劉皓然的問題,大華表示很有發言權,這個問題他知道。
“蘑菇屋的東西都是要用玉米來換的,我們已經欠了導演組幾百個玉米了。”
“那我點了可樂雞翅,這個得用多少玉米換啊?”
“兩三百個吧”
“啊?這么多?那我們今天多摘一些玉米吧,至少要把賬都還上。”
劉皓然聽到需要這么多的玉米,不由自主的提高了摘玉米的速度,試圖多摘一點。
司彥看著他的動作,忙阻止他不需要這樣,慢慢來就行。
而在另一邊,張曉玧跟隨彭彭和妹妹往山上走去,欣賞著周圍的風景。
“彭彭,你們這里環境還挺不錯啊。”
“對啊,上次我們來錄制了幾天我就喜歡上這里了。”
“果然是《向往的生活》,看到這樣的竟景色我就覺得舒服。”
對于在燕京長大的張曉玧來說,很多東西都是挺新奇的,哪怕他拍戲的時候接觸過很多不同的景色。
而這里的景色也給人不同的感覺,可能是沒有那么多的束縛,更自由了一些。
“嘉賓每次要點什么菜你們都是像現在這些現采摘嗎?”
對于采摘山楂,張曉玧還是特別好奇的,新鮮的事物。
“也不是,我們這里嘉賓點的菜的食材一般都是我們用摘的玉米跟導演組去換”
“今天來摘山楂是因為正好我們這里有山楂樹。”
“這樣啊!”
張曉玧點點頭,緊跟著彭彭來到山楂樹旁,看著滿樹的山楂,想著就覺得有些酸牙。
“那接下來咱們要把所有山楂都摘走嗎?”
“不用,那些太高我們摘不到的就算了,底下這些我們摘完的話就夠多的了。”
彭彭看著滿樹的山楂,猜測整顆樹上山楂的數量說道。
“那我們現在就開始吧,早摘完可以早回去,說實話我還沒有親自摘過山楂呢。”
而對比兩組在田間地頭忙碌的人來說,還是何老師跟黃老師輕松,唯一比較困難的問題是只有40塊錢買東西需要討價還價。
“25,便宜點25!”
“不行,最少30!”
“26!”
“最少30”
買了32塊錢的雞翅,但因為只有40塊錢,而還要買其他東西,所以黃老師就盡可能的跟老板砍價。
最終,雞翅以28塊錢的價格成交。
然后又去超市買了十塊錢冰糖。
因為錢不夠了只能選擇用150顆玉米跟導演組換一瓶可樂。
唯一出問題的是冰糖葫蘆的簽子,超市里沒賣的。
最后是黃老師打聽了附近的一家賣炸串的店鋪,用剩下的兩塊錢跟人家要了一把竹簽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