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這里就像是到了一家綜合型的心理診所,師父是在交流中幫助大家,何老師是在陪伴中讓大家放松,而司彥老師是在音樂中傾訴人的一切煩惱。”
“似乎有道理啊!”
“好像還有點這么回事。”
司彥聽著他們把蘑菇屋形容成了一家心理診所也是覺得有點意思,一群人來這里排憂解難來了。
“哲學家”——黃羸
“傾聽者”——何璟
“安魂師”——司彥
想到這個問題,幾個人還熱熱鬧鬧的給幾個人設計出了不同的人稱代號。
但是“安魂師”是什么鬼?
“我這唱首歌還能安魂了?那我干脆別當演員去當神棍好了。”
聽到他們起的稱號,司彥忍不住吐槽,但是耐不住他們都覺得這個名字不錯,自己還得少數服從多數,我的天吶!
司彥不禁想到等以后節目播出去自己被冠上這么“中二”的名字。
唉!沒臉見人了~
“今天你們吃完飯你們有一個任務,等忙完了就可以離開了。”
“師父您這是打算讓我們干活呢還是急著讓我們走呢?”
對于黃羸安排工作的這句話,王卿調侃黃老師說道。
“前些天我們把地里的小米都給收回來了,今天你們要做的就是用石磨都給我脫粒,我要收小米。”
“石磨我還沒玩過呢,應該不難吧?”
“誰知道,一會兒試試。”
面對石磨,一群人就像孩子面對新的玩具,滿懷著好奇心。
“這個東西好重,我推不動。”
溫箏榮原本打算推著石磨嘗試一下,結果沒想到還挺重,只能放棄。
“我們兩個人一起,一前一后。”
“好,那再試試。”
“嗯,這次可以了,得我們兩個人的力氣才可以。”
王卿看到溫箏榮一個人吃力,便自己也加入進去,正好可以推動石磨。
接下來他們一群人自己分好小組,一點點的把小米給碾出來,然后收到袋子里。
“昨天沒有干活,還以為我們真的躲過去了,沒想法!沒想到!”
李杰在他們碾完小米后對著黃老師頗為佩服的說道。
想要逃脫蘑菇屋的體驗項目,夢呢!
“海晴,我們來過的客人臨走前都會在我們的留言本上寫下蘑菇屋的生活日記,你們大家也都寫一寫。”
何老師從房間拿出日記簿,交給外邊的海晴幾個人。
“哇,撒老師寫了這么多?”
“陳賀字太丑了…”
原本是讓這群人寫日記,結果拿過去成點評了,對著客人們的日記一張張的分析了一邊,最后才輪流寫生活日記。
“師父,我們走了!”
“何老師,司彥老師再見了!”
結束了休息,大家把生活日記寫完,最后拍了一張合影,一群人踏上歸程。
看著學生們坐車離開,黃老師高興的笑了,很溫暖的聚會,很暖心的陪伴,這是老師最滿意的樣子。
P.S:《光陰的故事》——羅大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