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來看老爺子確實沒有什么問題,可是這心不在焉肯定是遇到了什么不好處理的事情,因為關心老爺子司彥就問了句。
“啊?我沒事不用去醫院,就是今天小單今天跟我說著博物院年輕人感興趣的是越來越少,就想著怎么解決。”
老爺子雖然走神但是耳朵還是挺靈敏,司彥的話他也挺進去了,就把今天的事情跟司彥大體的說了。
“小彥你腦子靈活,你給我們想個招怎么讓更多的人民群眾走進博物館去了解那些文物的歷史和內涵,它們不應該每天只待在展覽柜里,這些老東西都是活的,都有它們自己的故事,應該讓更多人知道。”
聽到司彥問他,老爺子也不瞞著就把他內心的想法說了出來。
他研究修復一輩子古董,對這些文物有著深厚的感情,就想讓更多的人可以走進博物館去了解認識它們。
“爺爺,你覺得它們是活的,那我們就讓它們‘活起來’好了!”
對于爺爺的意思司彥聽明白了,他們就是想找個辦法讓更多的人走進博物館去了解華夏文化的發展歷程。
“爺爺,現在這社會最好的宣傳渠道是什么?是電視是網絡,所以我們想讓更多人了解歷史,那最簡單的就是做一檔跟文物有關的電視節目。”
“電視節目?這古董的節目怎么做?這古董鑒賞的節目咱們也不是沒做過剛開始還有點意思后來不也黃了!”
在華夏的電視節目中,有過鑒寶類的節目,可是根本發展不起來,反而因為存在各種問題使得節目最終夭折。
“爺爺,都說了是讓寶貝活起來,當然是針對于博物館里的東西,咱們可以把這些寶貝的歷史故事編成話劇,通過表演的形式展現給觀眾,你覺得怎么樣?”
“歷史故事?話劇?”
“對,通過話劇的表演形式展現那些國家寶藏的前世今生!”
司彥所想出的節目創意就是記憶里一檔文博探索類節目——《國家寶藏》,節目以文化的內核、綜藝的外殼、紀錄的氣質,創造一種全新的表達藝術。
另外這個節目還被成為“被寶藏耽誤的音樂節目”,其中關大洲老師的音樂作品當更是磅礴大氣。
“爺爺,這個節目我還真有些想法,明天我給你做一份節目策劃,這個節目一般電視臺還不行,必須得華夏電視臺,所以你后面還得和單老一起商量怎么解決。”
接著司彥便把《國家寶藏》的大致的想法先跟老爺子講了,不過具體的內容還得做詳細的策劃書,但是哪怕只講個大概也引起了老爺子極大的興趣。
“這個節目好!能夠讓更多的年輕人喜歡上這些歷史,走進博物院,這樣那些寶貝們也就不會覺得孤單了!”
老爺子聽著節目有些激動,最后還流下一行濁淚,這是老爺子身為一代國博人這輩子最大的惦念。
“我這是又給自己找個活兒?這節目做出來那些配樂不做出來的話豈不可惜?”
回到房間的司彥坐在桌子前思考著關于《國家寶藏》的事情,節目的事到時候自然是電視臺有專門的部門負責,可是配樂的話就得自己做出來。
不過既然決定了那還能怎么辦,繼續做下去不就好了,自己能夠把這些東西搬到這個世界也是自己的榮幸。
想著司彥在電腦上敲下四個字:
《國家寶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