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彥的國風專輯太超值了,每一首歌都是可以做主打歌的經典!”
“我還是學生,我聽完”司彥譜曲的《蜀道難》和《琵琶行》再也不用擔心背不過文言文啦!
“我感覺特別喜歡《少年中國》和《萬神紀》,聽起來熱血澎湃!”
“這些國風曲目涉及好多文學作品,比如《煙花易冷》出自北魏楊炫之所著《洛陽伽藍記》,《江山雪》有道藏《清靜經》的念白,《下完這場雨》有李叔同大師的《送別》,佩服司彥!”
“樓上也是大才!我只感覺的很厲害的樣子,別的也不懂…”
“這張專輯司彥太用心了,mv都是司彥親自拍攝的,畫面好美啊!”
就在司彥身處美國拍戲的時候,司彥的首張專輯《國風定義》上線發售,首日實體專輯銷量突破200萬,數字專輯更是一分鐘突破5000萬下載。
“馮老板,司彥的專輯加緊時間制作,目前不限制數量,300萬保底!”
“劉經理,公司已經加班加點的忙呢,您放心一定不耽誤專輯的發售。”
因為司彥的專輯售價只比成本貴十塊錢簡直就是實誠價,而且這是司彥的首張專輯,所以很多人哪怕購買數字專輯也都選擇購買實體專輯收藏。
最重要的是很多粉絲不是買一張,而是兩張三張的購買,甚至有人十張百張。
這就使得司彥的專輯日銷量成績轟動娛樂圈,很多媒體想要采訪司彥卻被告知已經身在美國。
也就是說即使司彥不在國內,國內也流傳著司彥的傳說。
“學古文勿死板,司彥的靈活思路。”
在司彥專輯發售沒幾天,華夏官方的權威性報刊《華夏日報》就發表關于司彥專輯的評論性文章,從《蜀道難》《琵琶行》兩首歌角度出發贊揚司彥的靈魂思維。
同時也對司彥《國風定義》專輯推動華夏傳統文化的發展做出的努力進行表揚。
這可是官方報刊,任何一篇文章的發表都要經過嚴格的審核,而這篇文章的發表就說明官方對司彥的認可。
“小彥,今天《華夏日報》點名表揚你的專輯,認為你推動華夏傳統文化的進步與發展,你的目標邁出一大步。”
司琪看著司彥跟劇組拍著戲,等他休息的時候司琪慢慢走到他身邊遞給他一杯水后慢慢的說道。
“《華夏日報》?確實是一大步,說明傳統文化開始引起大家的注意了。”
司彥接過水仰頭一飲而盡,這才認真考慮這件事的重要意義。
“還要通知你一件事,五月初你需要回國兩天,有驚喜等著你!”
“五月?什么事!”
“你獲得了本年度的‘華夏青年五四青年獎章’,那邊讓我通知你參加五月四日的頒獎儀式。”
華夏五四青年獎章”是華夏共青團和華夏青聯共同給予華夏14至40周歲優秀青年的最高榮譽。
“評選結果公布了?”
“還沒有呢,評選結果出來了,但是具體公布還要一段時間。”
“姐,你跟那邊聯系看能不能幫我拒絕掉這次頒獎,我覺得目前的自己還沒有能力去接受這個獎項。”
“也對,這個獎太大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