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知道司彥是節目的策劃者,現在還擔任故宮博物院的形象大使,那么對待自己所守護的《千里江山圖》卷應該有著更多自己的感受。”
站在舞臺上,張果立老師跟司彥交流著《千里江山圖》的事情,也是為了引出接下來的今生故事。
“說實話,節目的策劃是我做出來的,但是最初的概念還是應該源于我爺爺和單嵇翔單院長,是他們提出希望‘國寶活起來’的這個概念,甚至《千里江山圖》跟我們家老爺子還有很大的淵源!”
“你爺爺是司翰成老院子對吧,可以說司老院長也是咱們的國寶啊,那老院長跟我們的國寶到底有怎樣的聯系呢?接下來我們請司彥帶我們一起開啟《千里江山圖》卷的今生故事。”
在司彥跟張果立老師的交流下,慢慢的把《千里江山圖》的今生故事的守護人給引出來,接下來節目就進入新階段。
“《千里江山圖》是華夏民族的瑰寶,那些文物都是華夏歷史文明的見證,我們需要去守護去傳承。”
播放完一段關于司翰成老爺子的短片,張果立老師和司彥一起請出今生故事講述人司彥成。
看著老爺子拄著拐杖在工作人員の攙扶下走過來,司彥連忙過去幫忙扶著爺爺,而張老師也特意問臺下搬來一張椅子,司彥扶著老爺子慢慢的坐在椅子上,九十多的人已經站不了多久。
“可能這位老人很多人不認識,我需要為大家鄭重的介紹。”
“這位老人是司翰成,曾任燕京故宮博物院的院長、華夏文史館館長,退休后任博物院名譽院長,是華夏著名的畫家、收藏家、文物鑒賞與修復大師,是國寶級的歷史學家,享受國家特殊津貼。最重要的是司老曾為抗戰和和平解放北平做出重大貢獻,是目前少數還在世的開國少將之一。”
隨著張果立老師的介紹,電視機前的所有觀眾才真正認識這位傳奇的老人,同時再一次認識司彥的家庭背景。
“司爺爺真的是國寶級的人物啊!這一個個的身份看著就激動。”
“我彥神還是將門之后嗎?”
“向司將軍敬禮!”
很多人都在這一刻重新認識了司老爺子,重新認識了司彥,很多人的態度在潛移默化的發生改變。
“說實話,我以前根本不知道爺爺跟《千里江山圖》的關系,還是我舅舅告訴我老爺子當年捐贈并主持修復了這幅畫。”
節目是《國家寶藏》,所以司彥當時看到很多現場觀眾有些震驚,就主動把話題說回《千里江山圖》的事情。
其實張果立老師剛才的介紹司彥也沒有預料到,應該是為喚起大家的民族意識。
“這幅圖不是捐贈,而是歸還,這幅圖本來就是從紫禁城里流傳出去的。”
聽著司彥說起這件事,司翰成舉起手里的拐杖對著司彥敲了一下,年紀大了也用不上多少力。
“那應該是四零年,那個時候我剛剛在北平站穩腳跟,正在搭建自己的情報網,偶爾聽某個倒爺說自己見過一副十多米長的山水畫,就引起我的興趣。”
司翰成回憶著曾經的那些事,因為年紀大了所以說話也是比較慢。
“當時我也不知道那是《千里江山圖》卷,直到聽說那幅畫從紫禁城里偷出來的才知道畫的來歷,原來是溥儀離開的時候有太監從宮里偷出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