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是司彥在唱這首歌的時候所感受到的莫名的情感,看著年邁的爺爺,已經知天命的父母他最終沒控制住。
“我坐過最貴的車是父親的肩膀,我住過最貴的房子是母親的肚子,我不求大富大貴只愿爸媽身體健康長命百歲”
“爸爸媽媽問你智能手機怎么用的時候,請不要不耐煩,因為他們曾經不厭其煩地教你怎么用筷子。”
“去年的春晚司彥告訴我們要回家過年,今年我終于意識到父母已經老去,他們現在需要我來守護他們。”
“時間都去哪兒了?他們就藏在父母的蒼蒼白發里,藏在對我們的掛念當中。”
所以經典的音樂讓我們學會成長,原本只是期待司彥春晚演出的觀眾在某個瞬間終于懂得“家”所賦予的意義。
演唱結束司彥起身鞠躬退場,看著司彥的退場臺下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是賦予所有人真摯情感的掌聲。
“小彥,你不是還有一首歌嗎?”
明穎疑惑的看著唱完一首歌就回到觀眾席的司彥問道,她聽張海川說過司彥今年春晚還是唱兩首歌的。
“今年春晚的兩首歌是分開的,春晚分為五個表演單元,剛才那個是第二章‘家的印記’,而我下一首歌在第四章‘祖國頌’,還有大概一個小時的時間我就回來了。”
今年的春晚節目單是有特殊主題安排的,第一章“迎春送福”,第二章“家的印記”,第三章“辭舊年”,第四章“祖國頌”以及第五章“華夏傳承”。
第四章“祖國頌”就是安排的特殊任務表演時間段,司彥就是在那個時候安排第二次演出,所以他就提前回來了。
“沒想到幾年沒見司彥已經要往國際巨星方面發展,今年回家真是覺得自己有些脫離時代一樣。”
看著司彥的成長,張瑜感到這些年沒見這個弟弟變化挺大的,已經不再是小時候的那個小屁孩兒。
隨著節目的表演時間也慢慢推移,司彥看著張瑜和她其他身著軍裝的隊友離開,他知道第四章節的演出即將開始。
“在國際上有一支華夏部隊,他們被稱重華夏‘藍盔’,他們是和平的守護人,是友誼和文明的傳播者。他們以自己的實際行動彰顯華夏“愛和平、負責任”的大國風范,展示華夏軍隊“威武之師、文明之師、和平之師”的良好形象,讓我們有請華夏維和部隊的代表上臺。”
在臺下觀眾的掌聲中張瑜和她的隊友先后的登上舞臺接受采訪,而司彥也在這個時候起身再次前往后臺準備。
“我身邊的這位漂亮的女孩大家也許不認識但是肯定認識她的母親,她叫張瑜,華夏外交部發言人明穎司長的女兒。”
“張瑜在部隊里有‘現代花木蘭’的稱號,每次執行任務都是沖在最前頭,也讓她能夠成為目前最年輕的少校之一。”
主持人李思絲在臺上介紹著張瑜在內諸多維和隊員的事情,他們的經歷喚起觀眾的尊重,尤其是張瑜明明有很好的家庭生活卻執意參軍參與到危險的維和工作中。
“今天站在舞臺上大家都有什么想說的可以說給自己的家人或者戰友。”
差不多到采訪的結束環節,李思絲請這群代表把自己想說的話說出來。
“我們在國外執行任務這么多年,經歷過很多的危險,而我今天想要告訴我的爸爸媽媽,我活著回來了。”
“身為一名軍人,哪里需要我們就到哪里去,我們的使命就是守護。”
看著在場的士兵說出的這些話,讓很多觀眾升起一種民族自豪感。
“其實,哪里有什么歲月靜好,只不過是有人為我們負重前行,在國外有我們的維和部隊維護華夏形象,在國內也有那么一群人為我們美好的生活抵御著一切侵略。”
看著這群為祖國撐起一片藍天的人,李思絲對他們表示崇高的敬意,而這群可愛的人表達感謝的方式就是那最標準的敬禮,他們都是華夏的英雄。
P.S:《時間都去哪兒了》——王錚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