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覽完故宮,幾位外國朋友真的是喜歡上這里,而更是對司彥從小就在這里長大表示崇拜和羨慕。
“走吧,今天中午帶你們去嘗嘗燕京的全聚德烤鴨,我前段時間特意聯系的全聚德的一級大廚為我們準備今天這頓飯。”
“真的嗎?以前在美國唐人街就聽說過全聚德的名聲,聽說很不錯。”
“當然不錯,等吃完飯我再帶大家去頤和園逛一圈。”
坐上車后,司彥跟幾個人交流著今天的午飯以及下午的計劃,因為兩天時間畢竟有限,所以他帶領大家參觀的都是比較有特色的地點。
像是南鑼鼓巷這種被商業化的地方,直接不在司彥的考慮之內。
“頤和園真的是很美的地方,真的太佩服你們華夏人的智慧。”
“當然,這就是華夏的魅力,不過接下來我還想帶大家去個特殊的地方。”
“特殊的地方?什么地方?”
“離頤和園挺近的,我帶你們去。”
從頤和園出來以后,司彥安排大家上車前往下一個景點,這是司彥留到最后有特殊意義的地方——圓明園。
“圓明園是清代的大型皇家園林,曾經有著‘萬園之園’的稱號,雨果評價圓明園是一個令人嘆為觀止的無與倫比的杰作。”
當走進圓明園,司彥便懷著一種特殊的心情給大家介紹著圓明園的情況,幾位外賓可能也從司彥的話里感受到不同的情緒所以都安靜的聽著司彥的介紹。
“圓明園被譽為“一切造園藝術的典范”,是在清王朝一百五十多年的歷史長河中創造出來的,同時也被雨果稱譽為“理想與藝術的典范”。
“可是1860年10月6日,英法聯軍在美俄兩國的幫助下闖入圓明園大肆掠奪,甚至最后火燒圓明園,使得這座人類藝術寶庫最終毀于一旦,甚至1900年八國聯軍侵華再次侵入圓明園,使之徹底毀滅。”
站在大水法遺址面前,司彥說起曾經那段最恥辱的歷史,對于很多的華夏人來說,可能那些已經成為歷史,可是有些歷史并不應該就此遺忘。
“彥,雖然曾經的事情與我們無關,不過我們還是替我們的國家曾經犯下的過錯表示道歉,這不是文明國家的行徑。”
“朋友,我們都表示抱歉!”
在前來大水法之前,司彥提前帶他們去看過圓明園的復原模型,而再跟現在他們所看到的景色對比,他們都想象不出這里曾經的輝煌。
“朋友們,今天帶你們過來不是想讓你們道歉,而是想說曾經的華夏因為落后而遭到侵犯,但是現在的華夏正在崛起,華夏總有一天會重新贏得世界的尊重。”
司彥轉身面對著自己這群外國朋友,鄭重的說出這段憋在心里很長時間的話,他相信他們不會因為這件事怪罪他。
“彥,從我們來到華夏的那天就發現這里跟我們想象的不同,我們可以感受到華夏人內心的那種精神,我們相信你說的,華夏一定會贏得世界的尊重。”
聽到司彥鄭重的話,這群朋友們也很認真的表達出對華夏的認同,來到華夏的這段時間的他們看到了不一樣的華夏。
司彥不知道的是,半年以后曾經被英法聯軍侵略而下落不明的十二生肖蛇首和羊首被匿名歸還給華夏。
“各位,很抱歉今天跟大家說這些不合時宜的話,還望各位見諒。”
“彥,你要知道我們是朋友。”
“對,我們是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