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暮色漸漸降臨,維也納的游客們成群結隊的走進金色大廳,而此時在后臺司彥等人也在做著最后的準備。
“小彥,今天的演出就交給你了,務必把你最強的實力展現出來。”
演出正式開始之前,呂思青在后臺跟司彥囑咐著。
今天晚上將是司彥的專場,他只負責最后和司彥的《梁祝》演出。
“呂老師,謝謝您!”
原本計劃里應該是司彥和呂思青共同完成幾首作品,不過昨晚呂思青臨時決定把機會讓給年輕人。
“畢竟舞臺以后終究是你們的,放心的去做吧,我在后來給你加油!”
此時現場已經準備就位,司彥最后整理了衣服,自信的踏步走出去。
“第一首,《和蘭花在一起》!”
司彥走進大廳,望著場內滿座的觀眾,第一次感受到萬眾矚目。
司彥面向在場的觀眾深深的鞠躬,隨后走到舞臺中央的鋼琴前坐下,這一刻司彥期待已久的演出正式開始。
“第十五首,帕格尼尼代表作:《帕格尼尼主題狂想曲》!”
“第十七首,·施特勞斯作品:《藍色多瑙河》!”
接下來的時間,司彥在現場連續演奏十七首經典作品,而每首曲子的結束現場都會響起經久不息的掌聲。
“最后一首,《梁祝》!”
司彥站在舞臺上獨自報幕,說完以后轉頭看向舞臺角落,接著呂思青和奧曼奇兩人走上舞臺。
沒錯,今天晚上的最后一場他們打算表演一場《梁祝》三重奏,于此同時其他的樂者也都認真的調試樂器。
“稍等,拿錯樂器了!”
司彥站在舞臺上看著工作人員小心的托著司彥的奧勒琴走到他面前。
猶豫的看著手里的琴,司彥隨后表示琴拿錯了,提出一聲抱歉后走向后臺。
“什么情況?”
“不知道,稍等一會兒吧!”
呂思青和奧曼奇站在臺上低語著,然后期待的望向后臺的方向,最后一場表演希望不要出岔子的好。
“盛老師,我當時說過要請您到金色大廳參加演出的,還記得嗎!”
司彥將泰勒琴放回琴盒,反而打開旁邊的琴盒,從里面小心翼翼的取出另一把小提琴,然后有些感慨的凝視著。
“薩提諾·娜瓦扎!”
當司彥提著琴回到舞臺,呂思青和奧曼奇便認出他手里的那把琴,那是盛華夏生前在音樂會上最喜歡的一把琴。
“有的朋友應該能夠認出我手里的這把琴——薩提諾·娜瓦扎,它是華夏小提琴演奏家盛華夏老師最喜歡琴,我曾在其生前邀請他參加金色大廳的演出,遺憾的是他已于幾個月前仙逝,因此今天我便用這把他生前最喜歡的琴實現當初的承諾。”
回到舞臺后,司彥托著手里的薩提諾·娜瓦扎向大家解釋自己換琴的原因。
聽完司彥的話在場的觀眾不約而同的起身獻上自己的掌聲。
這些掌聲即是對盛華夏的緬懷致敬,也是對司彥的贊賞。
“開始吧!”
司彥待所有觀眾重新坐下后,對著呂思青和奧曼奇點頭示意,緊接著看向舞臺上樂團成員表示演出開始。
在指揮的引導下先是一陣密集的鼓聲,隨后是悠揚的長笛聲響起,然后小號婉轉的聲音接踵而來。
前奏結束,率先由司彥拉動琴弦,同時呂思青和奧曼奇同樣的旋律緊跟其后,奏出一曲感人的東方之美。
“碧草青青花盛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