并州,雁門!
自古以來,雁門都是這九州大漢的正北要塞。
是雄關漫道,亦是山高皇帝遠!
雁門不過一郡之治,但版圖卻占據了并州的真正四分之一!
地勢上,雁門和并州中心區域的上郡之間,隔著一條縱深長達近百里的黃土高坡。
那一片黃土高坡大大阻礙了雁門和并州內地以及中州之間的交流聯系,給了雁門袁氏一個天然的屏障。
百年之前,雁門還如同西涼大漠一樣,是人煙稀少的荒土之地。
占據了并州四分之一的土地,但人口卻只有數萬,不及并州總體的十分之一。
但百年之后。
雁門大大變樣!
如今的雁門治下人口足有二十多萬,占據了并州人口的四分之一!
只是這二十多萬里頭,有十萬人,都是被雁門袁氏奴役的奴隸和苦丁,他們被從袁氏一族從并州各郡強征而來,做牛做馬!
雁門關!
這是雁門的要塞喉結之地,同時也是大漢的正北國門!
雁門郡就坐落在雁門關以南十里開外的平原地帶,一城同一姓,城外便是說不清的農田與屯軍!
而此時。
雁門郡城之內。
那正中心的奢華廣闊如帝宮一樣的龐大建筑群,便是自大漢立國以來就戍守扎根在此的雁門袁氏祖庭!
而今的大漢十三州對于雁門袁氏的了解知之甚少,絕大多數的人都以為袁氏一族的魁首是曾經的并州刺史袁卓!
但……
此時此刻!
雁門郡城的袁氏祖庭宗廟之前。
袁卓的父母雙親已經是古稀之年,卻齊齊跪在了宗廟之前。
在這兩個老人的身后,是袁卓的一位正妻、十七位小妾,還有整整三十一位親生兒女,同樣齊齊下跪!
這些人曾經都是上郡刺史府不可一世如土皇帝一般的存在。
但現在,披頭散發的跪在地上,一個個臉色慘白如紙,妻妾哭哭啼啼,兒女惶恐呆滯!
因為……
宗廟的四周,齊刷刷的站著整整一千多手執兵刃的侍衛,各個雙目圓瞪,殺氣驚人!
而在宗廟之前,袁卓一脈老小齊齊下跪著的那個方向,站著一個人,一個十分年輕的人!
此人,正是雁門袁氏當代的族主,袁世充!
黑袍披身,金冠在頂。
一張頗為俊朗的臉上,毫無表情,卻散發著極為可怕的威嚴。
他很年輕。
才剛剛二十四!
雁門袁氏立族八百多年,祖上曾是追隨大漢太祖皇帝開國的八大將軍之一,定北公世襲罔替,在這雁門要塞開枝散葉!
八百年時間,讓當年的那第一任定北公的血脈一傳就是四萬五,讓整個雁門郡城之人,都是袁氏之后!
族人越多,族主一位的競爭就越是激烈!
八百年來,能在雁門袁氏一族當中坐穩族主一位的,最年輕的也得是而立之年,還得是最有權勢的興旺主支!
饒是如此,歷任族主也未必能讓雁門袁氏四萬多人族人全部信服!
可袁世充是個異類!
袁世充乃是雁門袁氏當中最微不足道的一系旁支遠親。
其父不過是雁門袁氏一塊屯田的田長,連住進雁門郡城的資格都沒有!
可相傳袁世充出世之時,天降異象,房屋前后有無數銀蛇盤亙成墻,火燒不走,刀砍不絕!
而在袁世充出世之后,銀蛇如同通靈一般,九拜之后,消失的無影無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