孫心武接過之后,下意識的問了一句:
“陛下,驃騎將軍那邊……可有軍令?”
“不用,朕看他自由發揮!”
趙元開秀袍一甩,道。
孫心武退下。
趙元開負手而立,再次陷入了沉思之中。
他還在復盤,在大腦之中推演。
龍案之上的信息情報擺了一堆,讓趙元開對虎視眈眈已久的突厥和匈奴兩國有了一個徹底的認知!
兩國疆土合起來甚至要比整個大漢都要大。
但加起來的人口,去只有大漢的一半多。
不過。
他們是游牧民族,還是以最為原始的部落構建了一個國家,產業單一,所以人人都能騎兵打仗!
別看只有兩三百萬的人口,卻能舉兵五六十萬!
但他們終究是還是蠻族,所有的征戰動機都是對于糧食和女人的掠奪,他們崇尚武力崇拜強者,卻缺乏智慧和團結!
在狄宏出現之前,突厥和匈奴一直都是敵對存在,根本不可能出現合作聯軍的情況!
他們就像是兩個敲開大漢正西國門的強盜一樣,在破門之前,他們相同的目標和共同的敵人,所以才相安無事。
但一旦這個共同的敵人消失了,強盜們進入分贓時刻了,他們必然開始決裂!
因為,他們是蠻族!
蠻族就是蠻族!
根本不懂什么仁義禮智信!
趙元開在各種的逆推和順推的情況下,想了太多太多了。
李河圖的西涼軍能守下天門關和西泉關,這應該是狄宏萬萬想不到,至于原因,應該是得益于趙元開的三次天賦加點。
趙元開在想,如果他是突厥可汗的話,這個情況他會怎么做?
沒有任何的意外,舉大兵!
十萬,二十萬,甚至三十萬!
我帶的人多了,拳頭硬武力強,在分贓的時候話語權就越重!
那匈奴單于?
這一戰匈奴出兵十五萬,悉數折損,虧的最狠,所以要的就越多。
如此一來。
明明西涼軍主力不在,防守力量大大削弱,但蠻族的第二次反撲兵力將會比第一次多上一倍,甚至更多!
這個時候的西涼邊關根本不能硬守。
因為你一守,蠻族聯軍第一個就是要打你!
趙元開縱觀西涼地形,根本就不是什么易守難攻的地方,天門關和西泉關西北對立,跨度太大!
就算是把陳慶之的三萬白袍軍堆上去,勝負也未必可然。
十萬西涼鐵軍已經垮了。
趙元開不想白袍軍也拼個大殘。
所以,趙元開要以退為進。
放空西涼郡,讓他們進來,擺出無力對抗潰敗而逃的跡象,松懈蠻族聯軍的警惕,讓他們內斗!
而后陳兵河西走廊的咽喉要塞之地,甘州!
從地形上開,甘州就是典型的大收縮性的壺口,易守難攻,而且極為克制大規模的騎兵!
其實從戰術邏輯上來說,跟并州上郡一樣。
以少打多,就是得依靠有利地形堅壁清野來打防守反擊戰,實在不行就在前面加個持久戰!
馬上就要入冬了,戰馬要養膘,蠻族大軍后勤補給根本就耗不起!
堵住壺口要塞甘州,不給他們掠奪資源的機會,此戰必贏!
此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