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河圖一生戎馬,忠心衛國。
若是真的讓他就此閑云野鶴的在長安養老了,未必是他所愿,眼下聽著天子的這番話,這位老王爺頓時目色一振!
雖修為不在,但絲毫不減當年的豪情抱負,直接叩跪在地:
“老臣,愿為陛下、為漢室江山,鞠躬盡瘁死而后已!”
“鞠躬盡瘁倒是不必了,發揮一下余熱即刻!國柱王軸承勞頓,朕也不多留了,趁著天子師未歸之時,好生修養一番吧!”
趙元開拂袖,講到這兒,看了一眼一直欲言又止的李不悔,繼而道:
“李不悔,這段時間你就好好的陪陪國柱王,罷了,退下吧。”
“不悔遵命!”
“老臣告退!”
李不悔還想要說些什么,但最后還是沒敢開口,攙扶著李河圖退出了宣室殿。
而此時。
國都長安。
當今天子以國朝首禮親迎鎮西王一事,已經傳遍了長安城。
大街小巷,酒肆花坊,都在議論紛紛。
“聽說了嗎?鎮西王歸朝了,一身戰傷,一頭白發,當真是我大漢的國柱之忠臣啊!”
“當然聽說了,天子移駕,恩賜老王爺乘馬佩劍入皇城,國鐘久蕩不息,滿朝文武盡低眉俯首,當今陛下圣明啊!”
“說的沒錯,老王爺傾付一身鎮守西涼,一片忠心日月可鑒,陛下以此厚禮天恩相待,這將會是一段流傳千古的君臣佳話啊!”
“天子圣明,賞罰分明,若不是老頭子我年事老矣,定當從戎投軍,做出一番功績來!”
“你是老了,但你還有兒孫啊,你看當今天子在帝陵之后設建忠勇陵,讓大漢忠骨死后亦能追隨歷代先皇,這天武治下,不負忠骨,不寒民心啊!”
“說的沒錯,能生在天武治下,何其幸哉,老頭子我這就回去好好教育子孫,讓他們好生讀書習武,以國柱為榜樣,將來建功立業!”
“對對,我也趕緊回去!”
……
今日之事,注定要成就千古君臣佳話。
尤其是后續的鎮西王爬上太極殿,只為叩跪天子身前,替涼州百姓叩謝浩蕩皇恩,而天子心憐忠臣,更是親自降階攙扶!
這些消息傳入長安,傳出天下,讓萬民鼓舞,引無數忠心漢室的將士振奮!
而他們,念及山河依舊破碎,賊寇反王依舊猖狂,多少黎民百姓將士吏員心生憤慨,怒滿雄腔!
入仕從戎者,發憤圖強,但求盛世重啟!
匹夫庶民者,滿懷抱負,只待天子號召!
長安城。
朱雀大道。
李河圖如遲暮老人般的走在路上,金印紫綬加身,身后數十白發親眾。
國都子民競相恭迎,高呼國柱二字。
戶部、工部、吏部等三部尚書親自陪從,引李河圖入駐毗鄰未央宮的新國柱王府之內。
一路走來,李河圖唏噓感嘆,老眼早已濕紅。
“這長安百姓,國朝百官……與本王當年出長安之時,真是云泥之別啊,當今陛下果真是千古不出的雄主帝王啊!”
新王府之中,李河圖送走諸位朝中大臣之后,仰望未央宮方向,一聲長嘆。
李不悔和恭尚站在身后,連連點頭。
他們二人離別長安不久,卻明顯感知到了巨大的變化,國都百姓上下一心,朝中百官勵精圖治!
這是國朝風氣的轉變,猶如大漢重換新天一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