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下天下大亂,風云驟起,內憂外患加上前朝余孽幾乎是在同一時間侵吞而來,這不是小事情!
但,這只是一方面而已。
另一方面,國朝的民生發展和新秩序的構建,同樣不容怠慢和松懈。
征戰,對于民生來說,未必就是一種極大的消耗。
這得看你怎么打!
臨朝至今,定冀州,拿下大漢帝國的半個糧倉,讓國倉一下子就充沛了很多。
這幾日,并州雁門和剛剛歸漢的北戎州,呈上不少的奏章。
袁氏一族蟄居雁門數百年,對內搜刮并州民脂民膏,對外扶養北戎游牧民族,同時還在雁門大搞屯田和工廠。
這是經營了數百年的謀國大計,養兵只是其一,屯糧才是重中之重,而現在,袁門財富的清點徹底完成。
奏章擺在趙元開的跟前,直接讓趙元開大吃一驚!
厚厚的幾大本賬本翻下來,就四個字,富可敵國!
光糧草,就足夠三萬白袍軍和五萬背嵬軍吃上個十年啊!
另外,北戎刺史烏庭芳呈送的奏章里面,喜訊也是不少。
并州一戰,可謂是將北戎的壯年男人徹底的打空了,這讓北戎婦孺對于大漢極為仇視。
不過,烏庭芳受任刺史之后,聯合雁門郡太守許年,直接將重心放在了北戎孩童的身上。
一方面是加大賑濟力度,先安撫民心。
另一方面,就是徹底的放開關內外的交流,普及教育,推行大漢文化風俗,進行全方位的歸化!
此外!
新任雁門太守的許年,居然整出了一篇《尋根說》和一篇《袁罪論》。
像模像樣的引經據典,說北戎族本來就是大漢己出,而他們的先祖是被袁門流放到了關外的苦民!
趙元開得知此事之后,直接愣住了啊。
這不是典型的矛盾轉移手法嗎?
人才啊!
還別說,一年之后,趙元開如約巡視北戎,沒準這兩人還真能交給趙元開一副滿意的答卷!
另一方面,涼州一戰,陳慶之橫掃突厥,霍去病并吞漠南。
這一戰前前后后滅了蠻族近百萬人。
人沒了,但資源還在啊,牛羊戰馬什么的,全部納入涼州,歸入大漢。
不過,對待突厥和匈奴的戰略是不一樣的。
陳慶之在突厥的高昌、烏孫兩部下了屠部令,蠻族殺光,物資全拿,歸入涼州之后再同一配置!
至于不能拿的,就直接一把火燒了!
這是犁庭掃穴般的徹底收割與根基摧毀!
但,匈奴的戰略則復雜太多了。
從傳來的奏章來看,匈奴四大王部被徹底打垮兩個,而單于庭更是直接被霍去病給屠了。
剩下的大賢王遠逃漠北,而呼頓王一心歸漢!
整個漠南基本上可以宣告為漢土了。
所以,對待漠南的戰略是絕對不能和陳慶之一樣的,資源可以轉移,但草原生產力的根基必須保留!
在呼頓王部徹底掌控住了漠南之后,便開始向漠南遷入大漢的子民,加速融合,徹底的歸為漢土!
這是走可持續的長遠發展路線的。
也正是因此,霍去病班師回朝的日期要比陳慶之晚上整整十日!
其實縱觀下來。
趙元開臨朝至今,所打的幾場大戰,非但沒有耗空國力,反倒是讓國朝資源的儲備達到了一個空前雄厚的地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