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后便是長達十五年的平靜期。
但平靜的只是表面,偌大的國朝,明爭暗斗從來就沒有停息過。
從那一年開始,國朝的財政就開始出問題了,西涼軍費縮減。
五年之后,李河圖最信任器重的部下狄宏叛變投敵,已經初步橫掃漠南的西涼軍折戟天山,十萬西涼兒郎戰死,西涼軍元氣大傷!
其實狄宏的身份細查之下,發現跟漢南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系,背后更是遐想連篇。
那一年,先皇的身體開始惡化了。
而被先皇五年前一手提拔上來的又一顆棋子陳國壽,開始顯露野心,張出爪牙,跟漢南四大藩王曖昧不斷。
西涼軍天山折戟之后,整個正西國門的戰略局勢全面陷入被動之中,而李河圖也開始長達十五年披甲入睡的死守期!
李河圖的被動,其實就是先皇的被動。
又五年,先皇的身體狀況已經大不如從前了,那一年他不顧群臣反對,西巡涼州,和曾經一起長大的鎮西王夜等天山。
那一年李不悔十歲,入了內家,開始追著西涼軍的校尉叔叔們打擂臺了。
而先皇僅有的兩位皇子,依然手無縛雞之力。
沒有人知道那一夜,已經傾頹無力的先皇和壯志未酬的鎮西王在天山之巔到底說了些什么。
是無奈妥協?
還是放手一搏?
從后世來看,先皇選擇了妥協。
五年后,先皇駕崩,鎮西王在天山數十萬西涼忠骨枯墳之中,面朝長安,長跪三天三夜。
留了四封密詔,盡是妥協無力之言,拜求四位皇弟匡扶漢室。
然,先皇直到臨終之前都沒有想明白一件事。
那就是當他聽信養虎終成患的陳國壽之言,立大皇子趙元開為太子儲君,就已經宣示著漢南的四位宗室藩王徹底的背離漢室!
年富力強野心勃勃的趙章光,要的是讓位與弟。
而開始權傾朝野的陳國壽,深知趙章光一旦即位,第一個死的人就是他!
如今回過頭來,縱觀先皇一生,蓋棺定論四個字:
有心,無力!
亦或者說,不缺心術,卻終究還是少了幾分手腕和魄力!
那年冊封李河圖為異性王之時,若是魄力大一點,直接滅了漢南四王,或者說繳了兵權也行。
然而,先皇沒忍心,也沒敢。
再退一步,先皇在位之時稍稍昏庸那么一點,立后之后再多冊封幾個妃子,多培養出一些外戚,多幾個像孫慶國這樣的守舊老臣,也不至于讓陳國壽在朝堂之上只手遮天!
盡管太祖給漢室后人留下了倚鳳谷這一大后手。
但,武道是武道,權謀終究是權謀!
這普天之下,最難捉摸的,仍是人心二字……
思緒收回。
趙元開站在了四位皇叔的面前,冰冷俯視。
這四位可謂是站在大漢國朝權勢巔峰的幾個人,出自帝王家,或許武道不精,但權謀內斗卻是不輸任何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