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了這一級之后,兵團不再分兵,以確保兵團的完整性!
也就是說,軍武和吏治不同,吏治下探到最基層的鄉級甚至村級,但軍武之下探到郡級!
而州府郡所和鎮將府參將府之間,完全獨立,沒有直接的管轄和調配權,只有相應的協調義務!
當然了。
軍武的糧餉也不再由地方州府支持,而是由國朝軍武殿統一配置,是徹徹底底保證了軍武的獨立性!
軍武殿是最高機構,直接通天,聽命于天子!
說白了,這是趙元開對于軍武調配權的徹底集中化,以軍武殿為手臂,以四境司帥府為五指,軍令只出三級便可調配天下軍馬!
這確實是集權。
但,同時也是國朝軍武的戰略反應的一次高效提升!
龍脈復蘇天人通達打開之后,四境之內什么情況都會發生,不可能靠著各個衙門養的幾個廢物護衛來應戰!
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絕無異議。
他們之中有人看的透徹,有人看的淺顯,有一點是有目共睹的,那便是軍武革新對于大漢帝國來說,是具備了強大的積極意義的!
最激動的還是李河圖。
幾十年的戎馬生涯,曾經貴為大漢國柱的老王爺對于舊制怨念太深了,府兵制之下,地方割據!
藩王的兵,刺史的兵,諸侯郡守的兵……吃的都是大漢的糧餉,聽的卻是別人的話!
“關于軍武殿,朕只是提出初步構想,接下來會連同國柱王和天子師,敲定完整的制度和秩序!”
“此外,軍政分家之后,朕還要在八部之上設立內閣輔政機構,對接軍武殿,統籌國朝內政,替朕分擔壓力,這一點,張居正知道該怎么做的!”
趙元開看向了張居正,又道。
內閣的設立,其實是對八部的一次降權,以往的八部尚書是有通天的權限,但內閣設立之后,直接切斷!
八部對接內閣,內閣通天。
內閣的戰略定位就是輔政機構,說白了就是替趙元開分擔壓力,但,同時也加固皇權!
因為,皇權是需要高高在上的,是需要保持一定的神秘感和威嚴感!
而趙元開也不希望什么事情都得自己的親自過問,他需要一套完善的制度,內閣制是當下來說最好不過的制度!
“老臣謹遵圣意!”
張居正匍匐跪地,其實他早就有這個想法了。
天子親征讓他代為監國,這其實并不是一件好事,因為權限太大了。
但內閣制就不一樣,首輔之側,還有其他諸位輔政大臣閣老,雖然本質不會有太大的變化,但名聲上要好聽太多了!
“嗯!”
趙元開頷首。
繼而,又道:
“除此之外,為了應對武道盛世和大漢發展,朕還要設立兩個對等機構,其一是宗武殿,統轄天下武道宗門秩序,其二便是理宗,掌理學之宗法和研創!”
“關于理宗,朕講的太多你們也聽不明白,但,朕可以告訴你們,這將會是大漢最為強大的造血機構,會成為大漢帝國發展的第一驅動力和生產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