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主要是因為以前的北戎軍武力量沒有獨立開來,每個部落族都有一支私兵,隱患太多了!”
“設州之后,因為婦孺較多,所以相對來說好管理一些!然后北戎府便將整個北戎草原進行全面的劃片,比如北戎南域草場最為富饒,又靠近內漢,所以便專門用來放養戰馬,作為國朝軍武騎兵的最大戰馬輸出地……”
烏庭芳說的很細致。
大體上趙元開是聽明白了,說白了就是因地制宜,統籌發展,追求的便是兩個字,高效!
這是對的!
“陛下,您現在看到的那些部落帳篷其實沒有太多的人居住,那是放牧所需的臨時駐點!”
“北戎設州之后,確定了十三個相對宜居的地方,新建城池。一來,這可以大大改善北戎子民的居住條件。二來,城池建設一改之前的游牧屬性,讓一方人守住一方,聚在一方!”
新建城池這個州策讓趙元開眼前一亮。
為什么?
因為這是草原大州啊,是游牧民族啊!
游牧民族的特點是什么?就是居無定所,趕著牛羊想去哪里就去哪里,極易造成不穩定的因素,還極大的阻礙了發展!
建設城池就不一樣了。
首先,人定住了,而后形成了集群效應,有了施展州策的空間和條件!
趙元開聽到這兒,笑了笑,這次搶先了一句,道:
“烏愛卿,接下來你是不是要對朕說,十三城建立之后,公設了十三所幼堂,讓所有的北戎孩童大小就能接受大漢的文化教育?”
“陛下果然英明,不過,幼堂目前還在建設階段,可能需要等城池形成規模之后,才能發揮有效的作用!”
“無妨,只要方向是對的,路沒走錯,剩下的便是耐心等待!”
“陛下,微臣謝過陛下的理解!”
烏庭芳似乎長舒了一口氣,眸子里頭泛著亮光,是真的開心和激動。
另一邊,李不悔一直蹙著眉頭歪著腦袋,一副云里霧里的樣子,也不敢插嘴。
打仗她是行家,但內治,卻似乎一竅不通。
不過,對于這位前北戎公主,李不悔還是打心眼里欽佩的。
“烏愛卿,你做的很好,朕這一次來看中的并不是當下的成效有多高,而是你身為一州大吏,對于北戎的發展定位和路線設定有沒有一個清晰明確的方向,你做的很好!”
“對了,北戎對于內漢的抵觸情緒,還大嗎?”
這是趙元開最關心的問題。
不過,烏庭芳卻似乎對這個問題極有信心,她的臉上滿是笑意,似乎還有一種說不出來的詭異意味在其中。
“陛下,其實微臣一直都在擔心這個問題,不過……”
“不過什么?”
“陛下,微臣這么跟您說吧,在情緒矛盾方面,作出最大貢獻的不是北戎府,而是雁門郡!”
“此話怎講?”
趙元開眉頭一蹙。
“陛下你還記得雁門的十萬苦民嗎?袁門滅族之后,他們因為額頭之上的奴印無法消除,便留在了雁門!”
“他們回去探過親,但一晃十多年,物是人非,已經注定了回不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