趙元開并不想解釋什么。
因為先進的制度理念,在當下這個節點說的再多,他們也很難理解。
從重農抑商到徹底扭轉之后的向著工業化邁進,在以國金府為主導的現代經濟理論推行下的資本經濟大發展之后,農業的那點產值實在是太微小了。
國朝會窮嗎?
并不會!
整個天武八年,在理宗府做技術輸出,國金府做資本推動的雙重協同之下,立項的一百七十二涉及各大領域的國朝大廠以摧枯拉朽的勢頭紛紛建立!
同年的九月末,內閣再增組了一個全新的從一品機構,商部!
這個國朝重部的設立,以為曾經被詬病鄙夷、一直排在士農工商之末端的商人地位被大幅提高!
重農抑商已經成了歷史了。
新的發展時代,商人受到前所未有的尊重,而伴隨與此的是整個商業體系的重新構建,而重頭之一就是商業稅!
這個稅可不輕啊,到了一定規模程度,占比能達到了一半以上。
但,沒人覺得這是苛稅。
農人一開始是沒法接受商人地位的拔高,但一看人家的稅這么高,自己的負擔這么輕,不但沒有不高興,反而鼓掌叫好!
至于商人,他們比誰都知道了這個新頒發的被寫入《漢典》商稅條文是多么的合理和良心!
因為稅是梯段的,只要到了一定的體量,才會出現占比超過一半的重稅。
而這個時候,商人早就賺得瓢潑滿盆了。
其實這就是發展規律,小農經濟的體量天花板太低了,以此為主體基礎的國度,撐破天了,也就是那么一回事!
而這趙元開的這一套國策,可是總結了前世幾大經濟體奇跡的發展路徑而來的啊。
重點領域的國朝大廠主導,這是集中力量辦大事。
細分領域的包容開放,這是釋放民間活力。
必要時候,發動征伐,擴展版圖,進行資源掠奪!
小農思維?
太落后了啊!
除此之外,整個天武八年趙元開還做了不計其數的事情。
大到各個州府的發展地位和方向確定,小到長安城的城建規劃和管道設計,已經各個新興領域的框架構建!
盡管從系統里頭兌換了一大堆的理論體系,盡管國朝在建立完善的人才選拔制度之后,不缺能人!
但這些東西終究是前所未有,各級州府說是抄作業,但其實就是照葫蘆畫瓢,是極其缺乏宏觀思維和遠見的!
各搞各的沒問題,但一旦協同起來,就出問題了。
比如京兆府的初步城建,就壓根考慮不到在后續的五年十年之后,長安會變成人文中心,考慮不到那朱雀大道之上還有鋼鐵猛獸在疾馳,也考慮不到天子即將推行的新城地下管道工程!
但不管怎么說,這也是騰飛的一年!
這一年,長安電力系統走向了成熟,開始推廣其他州府。
趙元開直接跳過了蒸汽動力時代,傾盡了龐大物力發展電機,讓諸多產業進入了工業時代!
而這,意味著生產力的第一次飛升!
這一年,長安城外擴二十里,人口已經激增到了兩百萬了!
電力系統的構建,讓長安城呈現顛覆認知的夢幻感覺,其繁榮程度已經打破了過往的一切想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