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年,有很多涼州人離開這一片貧瘠而惡劣的土地,他們或是進入了高昌和漠南,成了新城的建設者。
或者是融入了內地,去了更加宜居和富饒的內州。
這種人口的流動,豈不是比不是涼州人自己的選擇,而是國朝的號召,是趙元開希望他們走向更好的地方!
而今的大漢,已經不是當年了,不需要他們死守著那一畝三分地,給大漢的正西國門世世代代的輸送著的鐵血兒郎和物資糧食!
以前是真的沒得選擇。
涼州本來就窮,又是毗鄰蠻族,戰亂不休,若是他們這些土生土長的涼州人都跑了,那誰來支持西涼軍啊?
靠國朝?
以前的那個腐朽國朝,能靠得住嗎?
再說一句誅心的話,就算是想跑,曾經的那個腐朽國朝會讓你跑嗎?
很多問題,很多悲哀,其實說起來有一大堆說不完的緣由,但解決起來,其實十分的簡單粗暴,就四個字,國朝強大!
五年的那一戰,雖說打垮了西涼軍,當也實實在在的并吞了小半個突厥和大半個匈奴!
那可是等同于一國的戰果資源啊!
而國朝,硬是一點兒都沒有伸手,戰果全部歸入涼州,即是彌補,也即是原始基礎的積累!
總之,那一戰讓涼州人付出了慘痛的代價,八萬西涼兒郎戰死。
但也徹徹底底的改變了涼州人數百年的命運走向!
而今的涼州人,無論走在漢土的任何一個地方,都是腰桿筆直受人敬重的存在!
不過,土地之上的貧瘠和惡劣,往往意味著土地之下會是另一個極端。
而一個帝國對于資源的利用和依賴從地上走向地下的時候,也是這個帝國真正意義上走出那最落后的農耕文明了!
涼州,有大漢最大的漢金礦脈,是國朝最高的機密礦場。
同時還有著目前最大的油田、煤炭、已經各類礦石礦產,是整個大漢軍工的最堅實的基礎!
地廣人稀加礦產豐富,這就是得天獨厚的軍工基地啊!
這幾年西涼郡的人一再外撤,西涼郡已然成了大漢最為神秘的軍工郡府,地廣人稀又最是容易守備的地方!
而今的西涼郡從外面看,似乎沒有太大的變化,只是多了幾個戒備森嚴的大廠房,然后就是幾條鐵路線幾乎是日夜不停的轟鳴著。
但!
事實上!
整個西涼郡城的下面都已經被挖空了。
國朝基建的發展,鋼筋混凝土的普及,還有各種先進建造工藝的應用,讓基地下沉已經不再有任何的技術上的問題了!
此時!
西涼郡城某地下基地之內。
因為獨當一面,所以蓄上胡須更添幾分沉穩的霍去病,竟然亦步亦趨的跟在了陳景寧的身后!
外人或許不知,但這位國朝安西大司帥的身邊人可是比誰都清楚,咱們的司帥大人,放眼天下唯獨敬佩嘆服的男人,只有兩人!
其一,是當今圣上!
其二,便是這位身無縛雞之力的首席大國士陳景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