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時,這種信息傳遞的滯后性,更是大大局限了整個軍武作戰的戰術執行上限!
“戰損如何?”趙元開沒急著表態,而是再問了一句。
“回陛下,輕傷三百四,無一重傷和犧牲!對面的話,沒統計,反正有多少殺了多少,保證全殲,保守估計在十五萬左右!”霍去病回道!
這時,李河圖的聲音響起:
“陛下,從之前的情報來看,突厥國總兵力在六十五萬左右,除去汗庭的十萬大汗親兵之外,就是由三大兵團組成的五十五萬兵力!現在,三大兵團之一的拓跋兵團已經徹底抹去,這意味著突厥國直接折損了將近四分之一的兵力!”
“從軍武殿的謀參處分析來看,突厥國在這五年里頭雖然恢復了兵力,但生產之上并無進步,他們經不起這樣大的戰損,因為他們的兵馬還沒有做到脫產!”
這五年大漢的對外戰略雖然保守,但戰術上從未怠慢,上至軍武殿,下到司帥府,兩級謀參團一直都沒有停止過戰略分析!
李河圖說的沒錯,突厥國看似用了五年養精蓄銳恢復了元氣,讓汗庭總兵力再次達到了六十萬的規模!
但,這個數字意義不大,純粹就是在對人數!
游牧蠻族因為地域大環境的原因,本來生產力就低下,而且整個制度和發展水平更是落后太多了!
那所謂的大兵團,也就是大戰的時候拎著兵器上陣,打兩個月還得回去干活搞生產,否則的話來年就得鬧饑荒了!
大兵團覆滅對于突厥來說,可不是單單是在軍武兵力上做減法,更可怕的后果就是直接勞動力的大消除,是危及根本的!
其實大漢對于蠻族一直都是十分了解的,而且用的都是極具針對性的戰略!
五年前大敗蠻族之后,玄甲軍和西涼軍在大漠之上橫掃半個月,那個時候不抓人,就奪牛羊,帶不走的就犁庭掃穴一把火燒了!
為什么這么做?
因為蠻族是游牧屬性,溜得太快了,你一打,他就跑,你一放松,他又繞回來了,無法傷其根本!
那個時候趙元開便直接下令,不追,不搞游擊,就破壞蠻族的生產基礎!
你人能跑是吧?牛羊什么的跑不了吧?肥沃的優等草場跑不了吧?
就搞你的生產基礎!!
五年后!
也就是這一次!
其實思路邏輯沒變,就是手段更狠了一點,從摧毀生產基礎直接上升到了摧毀你的生產力和勞動力!
國朝伐戰可不是什么宗門械斗!
一場國戰,短則數年,長則數百年,是漫長的長線戰爭,核心要素就是背后經濟的比拼!!
“嗯,這一戰雖然冒進了點,但打的不錯!”終于,趙元開頷首,對霍去病給予了肯定!
哪料,霍去病竟然得寸進尺,直接領命:
“謝陛下贊譽!那個……臣斗膽請命,徹底逆轉安西軍的對外戰略,直接向突厥國開戰!”
“臣向陛下保證,只要給臣半年時間,不,三個月就夠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