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依舊認為,決定戰爭勝負的絕對因素,就是兵力規模!
甚至,整個沙海皇朝的戰爭理念都是極其落后的。
他們甚至都沒有一套成型的兵法理論體系。
三大百萬級軍團的內部架構幾乎一摸一樣,而且沙海皇朝沒有騎兵,準確的來說,是沒有將騎馬融入作戰體系當中。
他們只有兩個主力兵種。
弩兵,和步軍方陣。
弩還是那種最為原始的弩,僅僅相對于羽箭有一定的優勢,連床子弩這種多連桿的巨型弩都造不出來。
但步軍方陣是沙海皇朝最為擅長的東西了。
這玩意兒他們玩了一千多年了。
長戈,巨盾,動則數萬規模的一個步軍方陣,一定進入了推進節奏之中,那就是橫推,不講任何道理的橫推。
這也是沙海皇朝唯一有實戰經驗的兵種。
大概一百年以前,狂妄好戰的草原蠻族在欺辱東方的大漢之后,野心繼續膨脹,將彎刀對準了西方的沙海皇朝。
那時候正值突厥最鼎盛的時代之一。
整整三十萬的騎兵大軍,被沙海皇朝皇廷軍團的十五萬步軍方陣一路橫推了千里,直接打到了精絕城!
步軍一旦成陣,只要陣型不亂,那基本上就是無解的存在!
但仔細一琢磨。
就能發現他們的戰術其實粗糙無比。
就是橫推,就這么一個簡單粗暴的戰術,沒有衍生出各種復雜的兵法計謀和裝備升級,也沒有開創出多兵種協同作戰的復雜戰術體系!
這也沒辦法的。
千年安穩會讓國力持續累積。
但因為缺乏對外戰爭的經驗和外部的壓力,也讓戰爭領域一直停滯不前,無法有太大的發展。
就像是現在。
明明已經得知了大漢已經出兵了,但他們主將陣營依舊是沒有任何的危機感和明顯反應。
他們的思維是什么?
我繼續推進,等兩軍主力相距縮近到了二十里的時候,開始駐軍,調整作戰軍陣,然后再繼續推進!
等兩軍相隔數里的時候,好,一劍揮下,大戰開啟!
就跟約定好了一樣。
交戰兩方抵達預定位置,開始對峙,然后全面出擊,正面硬拼。
當然了。
這也不能怪他們。
就算是有先進的作戰理念,他們也沒有條件是執行。
動則百萬軍團,傳個號令都是問題,根本無法做精細化的戰術布局。
兵種單一,打不出協同作戰的體系化效果,搞的太復雜也根本沒意義。
甚至!
就算是到了這等緊要關頭。
澹臺裕朱和澹臺辰熠的注意力還集中在怎么算計皇廷軍團之上!
兩人聽了澹臺清風的話之后,略作沉思,哈哈笑道:
“副帥果然見識過人,此言不假,大漢是明智正面作戰不是我們的對手,所以才搞這些亂七八糟的東西,欲要劍走偏鋒曲線救國!”
“說的沒錯,他們這一次反其道而行,主動出兵,其實還是之前打蠻族的那一套戰術,想要靠著高機動性來逐一擊破!但可惜,皇朝東征軍根本不會犯那樣低級的錯誤!”
澹臺清風點頭,頗為受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