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一年,距離青憂離開南蒼域已經六年了。
六年啊。
擱在史冊之中,只是彈指之間。
但在趙元開的心中,卻是那樣的漫長。
思念。
擔憂。
期待。
……
這一年,帝尊趙元開也三十六歲了,但相比之入圣境的三百歲壽元,這個年齡還是太年輕了。
天武二十一年,小安平也六歲了。
平日里咋咋呼呼不太聰明樣子的李不悔,也如愿以償的懷上了龍種。
只是。
年近古稀的老國柱李河圖,身子骨是一日不如一日了。
那年的傷對于李河圖來說,還是太重了,修為散去,經脈盡毀,連個尋常老人都不如。
岳飛從鎮南戰區被宣調入京,正式從李河圖的手中接過軍武殿首帥一位。
同年年中。
李不悔懷胎三月,一頭白發老眼渾濁已經看不清的老國柱開始臥床了,步入了他這戎馬一生、無愧天地國君民和自己良心的人生的最后一程了。
趙元開幾乎是每隔七日就親自去國柱王府探望一次。
國朝也不惜一切代價想要替這位國柱老臣續命一場,億萬百姓在家中自發的為老國柱祈福請愿……奈何,大限將至。
天武二十一年,七月,十八日,凌晨。
國柱作古,舉國悲慟。
漢土四十二州,漢旗、戰旗、府旗……萬旗半降。
接到消息便從宣室殿趕來的趙元開,到底還是沒有見到老國柱的最后一面,哭成淚人的李不悔說,父王臨終之前說了很多很多。
老國柱說,他這一生,起于微末,生于亂世,曾恨天不開眼,恨世道賤人心,但萬幸,萬幸天武帝尊降世。
老國柱說,他這一生抱負不大,只求國泰民安,盛世復興,萬幸,一切都實現了。
老國柱還說,他這一生,雖有遺憾,愧對亡妻,愧對女兒,但無愧天地,無愧君民,無愧于他一生榮傲的大漢戰甲。
最后……
也是老國柱最后的臨終之言。
他掙扎著,拼命著,想要最后一次,能見著陛下,能親口跟陛下說一聲,老臣……告退了!
可他終究是還是沒有撐到那一刻……
趙元開站在老國柱的遺體之前,兩眼濕紅,親手為老國柱蓋上了大漢的漢旗、大漢軍武的戰旗。
最后,悲聲一嘆:
“有些人生來就是帶著使命的,如劃破萬古長夜之明月,如死守大漢正西國門之國柱!大漢能有今日,能在傾頹之際而不倒,是因為老國柱,是因為十萬西涼鐵軍最死守大漢最后的國威!”
“嗚呼……國柱王,千古,千古啊!!”
這是趙元開由衷而出的感嘆。
縱觀老國柱的一生,他就是帶著使命而來的。
當年先帝扶他上位,是冥冥之中替趙元開埋下的至關重要的一步棋子,沒有李河圖的死守西門,大漢或許早就被蠻族踏破山河了。
沒有李河圖的西涼威懾,國賊亂臣們早就裂分了大漢江山了。
沒有李河圖最后一戰的破釜沉舟,大漢也許要晚個幾十年才有今日一統南蒼域的偉大功績!
只可惜……
可惜老國柱沒有撐到了最后一刻。
沒能親自向著趙元開一拜,道一聲老臣告退,為這帶著使命而生的璀璨一生劃上最圓滿的句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