溫飽早就是最低需求了,更好的生**驗,更高的精神追求……這些才是當下的核心點。
……
長安企業無數。
而今已經開始演變出了資本證券化。
位居長安西的那條安平街,現在成了資本的代言詞,在蘇九婈的幕后推動下,已經開始了資本推動經濟發展的序幕了!
……
這真是了不起的八年!
幾乎可以說,整個大漢目前的水平,跟天武五年那時就完全是兩個時代,甚至根本無法比擬!
馬車牛車已經絕種了。
當今大漢單單規模化的汽車生產公司,就高達十三家!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
就是教育領域。
四級學府制度經過了這近二十年的發展和完善,現在已經全面走向了成熟,而且在五年前,朱凌雪還推動了一項改革了。
那就是確定國朝兜底的義務培育階段!
學院之前,全部歸為義務階段,但進入了學院階段,需要報考,需要自費。
這其實也是發展的必然規律。
民富了,就是時候開始承擔更多的責任了。
學院需要更好的發展,也是時候需要注入更多的財力和物力了。
尤其是學院,這基本上大漢最為主流的高等學府了,在經過二十年的不管細化和專業化發展,成為大漢歷史以來最為了不起的人才輸出搖籃!
而教育體制對于整個國朝的提升也是最為明顯了。
二十年,足以讓整個國朝的中流砥柱人群實現了一場徹底的大換血,而今活躍在國朝各個領域舞臺上那些佼佼者們,無一不是接受過有史以來最為高級、最為全面、最為系統化的知識灌輸和武道培養!
眼下可以說,大漢已經基本上消除了文明,消除了愚昧,也消除了武盲,消除了羸弱!
這一代大漢人,是萬古最強,文武雙全!!
教育的本質是什么?
就是讓人變得聰明啊!
但一代人都聰明,那將要創造的價值和生產力是根本不可估測的!
而這,也是為什么大漢越到了后期,發展的速度就越快的真正原因了。
舉個簡單的例子。
二十年以前,能識字便是讀書人了,便是了不得的人物了,能堪擔大用。
但現在呢?
是個人都識字!
同樣的崗位,現在的人比當年不知強多了多少倍!
盡管物資水平極大豐富,百姓價值追求多樣化,并且社稷也變得極大安穩……這些因素其實對于武道是反作用的。
但事實上,因為完善的教育體系,竟然很好的解決了這個問題。
首先就是近乎全民化的武道普及,讓人人底子都不低,這叫保下限。
同時,建立在四級學府制度之上的天賦子弟的全民化篩選,沒有錯過任何一個天賦之子,這叫抓上限!
有些事情,真的需要十年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來回頭看,才能發現它的偉大之處。
而這,就是戰略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