而今的南蒼域漢土依舊有無數的武道宗門。
國朝并沒有清除他們,只是提了一個要求,就是開宗立派必須要經由地方兩府的備案,納入宗武殿統一監管。
只要符合要求,遵守國律法規,就沒有問題。
這叫合法化。
之前漢土的武道宗門是個什么情況?
說一句不好聽的,就是亂七八糟,十個宗門有九個說白了就是山大王。
修武也好,修仙也罷,都需要龐大的資源支撐,而過往的那些宗門成員壓根就參與生產,他們靠誰養?
靠的就是掠奪和欺壓,只是美化成了供奉。
現在不行了。
開宗立派就必須自給自足,然后會得到了一些宗武殿給予的補助,從民間獲得的捐贈供奉也必須是自愿合法的!
這一刀切下來,漢土的武道宗門一般體量都大不了。
另外一個。
修武納入國朝基礎教育制度之中,成為普及教育方針之一。
而國朝資源支撐的大荒圣府不但有著最先進的武學理念,同時還有著最為優越和雄厚的資源輔助,又是國字頭的圣府。
如此一來,也沒什么去那些民間小門派了。
這叫什么?
這就是所謂的從制度層面來解決社會性的難題!
曾經談武色變,修武者各個地位尊崇,自身有優越感,平民們又有畏懼感,整個社稷當然動亂不安了。
現在呢?
在大漢本土,修武算什么?誰沒修過武啊?
國策方針都在消除武盲了!
然后回過頭,就發現明明漢土修武者遍地都是,可社稷卻越來越穩定了!
當然了。
這其中也不能忽略整個漢土年輕一代子民的整體素質的拔高。
基礎教育除了消除武盲,也在消除文盲,消除極端和野蠻,什么唯武獨尊弱肉強食之類的惡俗價值觀在一步步的被摒棄。
眼下。
面對西天域,面對修真宗門。
趙元開依舊是這個思路,依舊是從制度上來動刀子。
修真者為什么高高在上?
極武是一方面,還有一方面就是那些修真宗門對于修行資料的壟斷。
什么是修行資料?
無非就是功法和資源。
為什么大宗圣地有強弱之分?
不就是因為他們掌控的功法和等級不同嗎。
同樣的人才在不同的宗門所能兌現的天賦有差距嗎。
在萬象宗,你能修煉的最強功法也就是地級,而到了天參門你就能修煉天級,再去了太倉和天璇,你直接修煉神級功法!
正是因此,越是天賦優秀的人才,就越渴望去更強的大宗圣地,以此來更好的兌現自己的天賦!
但這就是壟斷。
壟斷形成堅固的壁壘。
甚至造成強者越來越強,而弱勢方越來越弱的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