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趙元開挑不了太妃的不是。
同樣的。
孝懿太妃對于趙元開也是萬分感激的,甚至慶幸無比,是謝天謝地。
說起來,漢室皇族之中,心路歷程最復雜的就是孝懿太妃了。
她的出身特殊。
卻不能像青憂那樣的受盡恩寵。
一個人撐著漢室皇族,卻受限太多。
真要問她曾經有沒有過私心?
那還真就不好回答啊。
當初的趙元開其實和趙元朗半斤八兩,都讓孝懿太妃看不見希望的,只是突然有一天,趙元開爆發了。
東門之變,趙元朗還不知死活的在趙元開面前上躥下跳,當時孝懿太妃直接大耳光子抽趙元朗的臉。
誰都不知道,那是她第一次抽趙元朗。
就因為從那一刻開始,孝懿太妃看見了希望,從趙元開的身上看見了這個岌岌可危大廈將傾的破敗國朝再次崛起的希望。
她也清楚,作為唯一的皇弟,趙元朗必須死忠與陛下。
這是絕對的!
所以才有了趙元朗光著膀子負荊請罪,在趙元開的寢宮之前跪了三天三夜。
事實證明,孝懿太妃的每一步選擇都是正確無比的!
只是她沒有想到的是,她讓青憂入宮,以為青憂會是下一個自己,可青憂卻成了陛下心中最不可替代的那個人。
再后來,陛下不服所望,國朝復興,甚至迎來了一個不敢想象的輝煌!
那個時候孝懿太妃就已經無憾了。
但。
到底是帝王家啊。
她最擔心的還是趙元朗。
遠離皇朝,遠去并州,也不過是為了給趙元朗免去一些禍端。
不過最后看來,是孝懿太妃多慮了。
她高看了自家親兒子,也可以說是侮辱了陛下。
就趙元朗那個樣子,他……他配嗎?
反正這是孝懿太妃心中最直切的感受。
兩個字,不配!
甚至可以說,沒有你皇兄,你啥也不是!
孝懿太妃選擇隱退其實也有原因的。
其實自從陛下開啟工業化之后,繼而再進行的一系列國朝制度革新,孝懿太妃就意識到自己應該隱退的。
她的政治覺悟其實很高,從過往的一系列操作來看,都能證明這一點。
她很清楚制度革新之后,會讓她的地位變得有些尷尬,太妃會漸漸的走向象征意義。
若是不明白這一點,只能成為國朝前進的阻力。
總而言之,孝懿太妃是心安理得的,也是心滿意足的。
她喜歡當下。
趙元朗雖然還老樣子,不成氣候。
但現在有人接替她來操心這些事情了。
對,
那個人就是莫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