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座城池的武宗、武師高手很少,絕大多數是普通武卒,比如原本的雄州就只有六位柴家長老有武師境界。
“順天路的武宗、武師主要集結在順天府,可以說順天府代表了順天路一半以上的戰力。這樣的體系可以理解為防止各地進行叛亂。順天路以順天府為核心,南疆以南武王廷為核心,大乾王朝以中州為核心。普通的城主沒有能力背叛節度使,節度使沒能力背叛王廷,王廷沒有能力背叛皇城。”
范仲淹深諳強干弱枝之道,他的分析讓柴云天深以為然。
順天府掌握著超過順天路一半的戰力,哪一個城主敢和節度使叫板?
“大乾王朝設下這般森嚴的制度,為何劍南節度使敢背叛大乾王朝?”
柴云天想到一件事。按照大乾王朝帝皇-王侯-節度使-城主的森嚴體系,劍南節度使想要背叛,只有死路一條,除非……
范仲淹說出他的推斷:“除非劍南節度使有背景更深厚的大人物在撐腰,否則他不敢背叛大乾王朝。”
“和我想的一樣。我們順天路說不定不是他們最終的目標,我們只是剛好擋在他們的路上。”
“主公英明。”
“也許,大乾王朝要陷入混亂。”
“混亂也即是時機。”
“大乾王朝怎么與我們無關,我們只需要伺機而動,不斷壯大我們自己的勢力。”
柴云天和幾個謀士、武將一拍即合,他們的目標是建立一個華夏軍團統治的王朝,這可能是針對大乾王朝的陰謀,他們無須全力以赴。
倘若天下大亂,他們可伺機逐鹿中州。
隨著煌州要塞日益堅固,八十一州城主組織了一百萬人馬來到煌州一帶駐防。
各城城主按照范仲淹的布防圖立下營寨。
煌州要塞有兵馬三十萬,另外設七大營,每一營有十萬人馬,人頭涌動。
普通武卒修為不濟,卻可以用以消耗敵軍體力或者吸引敵人,給主力創造機會。同樣,生死戰斗可能會讓一批士卒突破至武師境界。
范仲淹站在墻頭之上,看著不斷調動的兵馬,他胸有成竹。
煌州已然是一座銅墻鐵壁,任何試圖從西北方攻入順天路的敵人,均會被阻擋在煌州要塞。
“兵貴精,而不貴多。”
范仲淹指揮百萬兵馬,對此體會頗深。
一百萬普通士卒、五萬精銳之士,范仲淹會毫不猶豫選擇后者,從柴云天親自率領五萬騎兵可以輕松碾壓血殿五萬大軍便可得知。
但是作為一名統帥,當然是全部都要。一百萬普通士卒有他的用處,五萬精銳武卒也有其用途。
柴云天帶領眾人在煌州布防,南武王廷派來了使節。
那個使節不是別人,而是在雄州向柴云天宣讀南武王任命他為節度使的武宗強者晨墨。他再次被南武王廷派來與柴云天聯系。
晨墨見到柴云天,他的眼神一凜。柴云天身邊多了不少氣息悠長的高手,就連柴云天的修為他都已經看不透了。
盡管有些不情愿,晨墨恭敬地對柴云天說道:“小人奉命前來通知南武王廷的決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