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玄甲軍,陣亡六百人,剩余一千四百。”
“大漢騎兵,陣亡一千三百人,剩余一千七百。”
“北魏騎兵,陣亡一千一百人,剩余一千九百。”
“北宋康定軍,陣亡八百人,剩余兩千二百。”
……
華夏諸將各自清點自己的部眾,一萬一千余士卒,只剩下七千余人。幸存的將士經過血戰,他們幾乎全部取得突破,甚至有人連續突破幾次。
衛青率領的大漢騎兵在最后一次和鷹峰洞主大戰時為了殿后擋住蠻族大軍,損失最為慘重。
如果不是在巫神族部落暫時避難,可以活著離開十萬大山的士卒估計只有兩三千人,同樣蠻族大軍將會付出慘重的代價。
柴云天可以用九鼎積攢的能量補充兵力,時機卻不到。
這里是巫神族,使用華夏至寶會被察覺。
柴云天只能讓華夏軍團暫時維持在七千余人的規模。
華夏眾人在巫神族停留十日,期間用以鞏固自己的修為。
血戰過后,華夏眾人受益良多,不少人在巫神族部落突破。
柴云天順利突破至武宗八重,高順、張角也緊隨其后。
華夏眾人的突破讓巫神族長老們暗暗稱奇,就連圣女也對此感到奇怪。華夏軍團不但沒有因為減員而元氣大傷,整體實力反而更強。
如果可以讓活下來的人修為整體提升,又重創一部分蠻族,柴云天認為這次在大山中死戰還是值得。
唯一令柴云天比較費解的是,花木蘭在這次與蠻族大戰之中異常拼命,但她的修為還是停留在武宗七重,沒有突破。
還有各個將士的兵器也需要進行補充。
巫神族有自己的工匠,也有生產箭矢。
與蠻族半人半獸相比,巫神族則完全是人族,兵器也是按照人族的體型打造,對華夏軍團的士卒而言十分友好。華夏軍團繳獲了不少蠻族的兵刃,那些兵刃卻不適合人族的體型。
“我想要打造兩支鐵戟,最好重一點,有個幾千斤重就可以。”
典韋沒了雙戟,他只好請求巫神族幫他打造兩支嶄新的鐵戟。
巫神族的鐵匠看一眼典韋:“幾千斤重的鐵戟,你揮的動嗎?”
典韋憨厚答道:“沒有幾千斤,鐵戟輕飄飄,手感很不好。”
鐵匠問道:“那樣的鐵戟要使用特殊的金屬,你用什么和我交換?”
典韋語塞,他除了一身蠻力,好像一無所有。
巫神族還處于原始部落的狀態,沒有貨幣的概念,而是以物易物。
想要巫神族的鐵匠打造一件兵器,那么就需要用同樣價值的東西來交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