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陽世家的背劍老者東陽塵到現在才知道柴云天要偷襲西王廷,他念念有詞:“真是令人難以想象的計策。”
東陽正低聲向叔父說道:“西王廷是西忠王經營幾百年之地,雖然西忠王東征中州,王廷空虛,不見得兩路兵馬可以攻陷。”
東陽塵瞇著眼睛:“如果不嘗試,又如何知道他打不下王廷?以一個節度使之力,遠征王廷,這是何等魄力!不如我們東陽世家協助一番,看看他是否能夠成事。”
“各路兵馬,按照部署出征!”
柴云天揮手,各路兵馬陸續拔營而起,向鎮南關方向行軍。
范仲淹在一旁說道:“主公,我們也該出發了。”
典韋將一匹黑色的駿馬牽過來。
這一匹駿馬在平地可日行三千里,堪比異獸,成為了柴云天的坐騎。
柴云天輕易翻身上馬:“此次遠征,難度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大,甚至要難于和十個蠻族軍團周旋。我們的對手是一個王廷。”
范仲淹做出大膽的判斷:“西忠王廷主力被拖在中州,臣斷定他不敢輕易撤退。他一旦撤退,其他王侯縱兵追殺,則西忠王必敗。”
衛青身披漢甲,他手持一桿長槍,腰間掛著一把漢劍。在他的身后,5000名西漢騎兵整裝待發。這些西漢騎兵有長戟、環首刀、弩箭等兵器,以輕騎兵為主,擅長長途奔襲。目前華夏軍團人數最多的便是西漢騎兵,再加上衛青的統帥才能,大漢騎兵已經成為主力之一。柴云天一直沒有忘記“犯大漢者雖遠必誅”這一句話,大漢軍團不但將士精銳,而且騎兵數量空前!動輒數萬騎、十萬騎!
程知節率領的大唐玄甲軍一人二馬,擁有奔襲和重騎兵突襲的能力。2000名大唐玄甲騎兵排成密集的騎兵隊形,大唐戰旗迎風招展。漢唐,大唐與大漢并列,為兩大強盛王朝。大唐玄甲軍因為人數較少,選拔更加嚴格,又是具裝重騎兵,平均戰力更強!每次破陣,柴云天都會讓程知節率領大唐玄甲軍沖在最前面!
花木蘭率領3000名擅長偵查、騎射的雄鷹斥候騎兵出征,他們也有自己的旗號,雄鷹在他們頭頂盤旋,可以輕易探查到幾十里甚至是幾百里外的敵人。可以說花木蘭的部眾為華夏軍團、順天路和劍南路百萬兵馬提供了最重要的情報來源。
范仲淹率領3000名北宋康定軍士卒,他們雖然是步兵,也配置了戰馬,用以快速機動。北宋時期杯酒釋兵權、以文御武,武力較弱,卻也不乏能人和悍卒,比如楊家將、狄青、曹彬諸將,還有一些奮勇作戰的士卒。
典韋與重戟宿衛跟隨在柴云天左右。他身著重甲,握著兩支重達五千斤的短戟。這般沉重的兵器對普通戰馬而言簡直就是一個災難,于是柴云天將一匹堪比異獸的馬匹賞給典韋,才能讓他來去自如。
除了幾百護衛,柴云天親自率領20000土著騎兵。華夏軍團的人數少了點,他從順天路、劍南路挑選出兩萬騎兵,作為華夏軍團的補充。
張角率領東陽世家、三大宗門等特殊的武者、修仙者組成的幾千兵馬獨自成為一支部隊。其中最強的是東陽世家的背劍老者東陽塵,他是武尊境界的用劍高手。按理來說,應該由東陽塵擔任統帥。但是柴云天對東陽世家并不信任,也不知道東陽塵率兵作戰的能力。統帥兵馬作戰與個人修為又是一回事。張角可以統帥兵馬作戰,也可以出謀劃策,柴云天放心將這幾千特殊兵馬交給他管理。
“男兒何不帶吳鉤,收取關山五十州!請君暫上凌煙閣,若個書生萬戶侯?!”
華夏軍團低聲沉吟悲壯的詩詞,就連東陽世家、三大宗門眾人都不禁受到感染。此次遠征,將轉戰七千里,克十七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