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來不是一員猛將,而是一員統帥!”典韋爽快地拍打重生的第十位華夏人杰。
第十位華夏人杰雖然穿著盔甲,但是體型偏向瘦弱,不像是典韋、程知節這樣的大塊頭,他與衛青相性更加相近。
程知節和典韋都很爽朗,他們發現重生的第十位華夏人杰不是猛將,自己華夏第一猛將的頭銜暫時保住了。
柴云天從修煉的狀態回過神來,典韋拉著重生的人杰要比武,那個人杰連連搖頭。
重生的人杰鎧甲制式與花木蘭最開始的盔甲有些相似,估計是差不多朝代的人杰。那么就是魏晉南北朝的人杰了。
范仲淹作為文臣,注重秩序,提醒道:“主公醒了,你們不要打鬧。”
典韋終于放棄和新重生的人杰比武。
按照典韋他們的想法,新重生的武將即使不是猛將型的人杰,但消耗了兩萬方能量,他的修為也在眾人之上。
柴云天現在的氣質有了不小的變化,舉止更加沉穩,他的修為已經達到武宗九重,突破時周圍的山石都為之一撼!
“現在已經可以和武尊有一戰之力。看來自己的天賦也不差。”
柴云天握了握拳頭,強而有力的感覺傳來。
他又環視眾人,第十個華夏人杰已經重生。
不知不覺,華夏軍團已有十人。加上柴云天算是十一個。
第十位華夏人杰謙卑地對柴云天說道:“臣南梁陳慶之見過主公。”
陳慶之!
柴云天聽到第十位華夏人杰是南梁陳慶之,眼神一凜。這也是一位厲害的人杰,恐怕少有人不知道他的名字。
南梁期間,大將陳慶之率領七千白袍,自發铚縣至于洛陽,十四旬平三十二城,與北魏兵馬四十七戰,所向無前,當時皇帝在他身故后更是賜其謚號“武”!
名師大將莫自牢,千軍萬馬避白袍!
洛陽童謠所說便是陳慶之與他率領的七千白袍軍!
柴云天又讓一個妖孽的人杰重生。
典韋還在一旁抱怨:“陳慶之不愿與屬下比武。”
陳慶之無奈推辭:“典韋將軍,末將真的不善武力。”
“典韋你還是和程知節去較量。”
柴云天倒是有點印象,《梁書》記載陳慶之武力很弱,射箭不能穿過盔甲,騎馬也不是很擅長,但他是一名合格的統帥,擅長安撫軍士、激勵士氣,能使他們拼死作戰。
典韋向陳慶之提出比武,有點強人所難。
陳慶之重生消耗了九鼎兩萬方能量,不會真的手無縛雞之力吧……
九鼎將陳慶之的經歷傳來識海,柴云天早就知道這些華夏人杰的名聲,甚至不需要看陳慶之的經歷,只關心他的修為。
姓名:陳慶之
朝代:南梁
修為:洞虛二重
天賦:白袍軍神(傳說)
士卒:白袍軍(上限七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