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恭迎節度使大人!”
當柴云天率領大軍回到順天府,留守順天路的兵馬激動不已,還有順天城的平民夾在兩道,人頭涌動,爭先恐后看節度使回城。
他們的節度使柴云天率兵出征時還是一個節度使,當回來時已經是王侯人選,而且攻陷叛軍王朝,幾乎影響了叛軍和王師的均衡之勢。
雖然柴云天現在的大軍來自于各個城池,和順天路已經關系不大,但是順天府的人還是將柴云天視為他們的節度使。是他們順天路的節度使打穿了王廷!
柴云天入住順天府宮殿,他曾在此地住過一段時間,倒是頗為懷念。
三十萬大軍已經攻破南王廷管轄下的不少城池,順天路在南王廷疆域的邊緣,還沒有被蠻族大軍摧毀。
“南王廷在順天路以東,蠻族大軍要以最快的速度進攻西王廷,進軍路線必然是從東南向西北,途徑順天路、劍南路。他們可能已經到了此地。我們可沿著順天路東部的啟州一帶布防,阻擊蠻族大軍。”
范仲淹在展開的地圖上推斷出蠻族的進軍路線。
蠻族大軍有一個天生的致命缺陷,除了個別蠻族高手,他們的戰士普遍不大聰明的樣子,很容易被算計。
“高順、張角,你們二人率領步兵大軍團提前往啟州布防。”
“遵命!”
柴云天讓步兵先行。
騎兵大軍團的機動力要遠勝于步兵,但是攻城、守城,還是步兵、弓兵用處更大。
二十萬人的步兵、弓兵離開順天府,前往順天路東邊的啟州。
騎兵大軍團還留在順天府,籌集糧草,建立順天府到啟州的糧道。
有一群人杰和士卒,他們久經戰場,自覺分工。
“我們回雄州城一趟。”
柴云天回到順天府,想到了雄州,那里畢竟是他最早起兵的地方。
王廷統轄的城池有上千,一座小小的雄州城已經起不到什么幫助,但畢竟是起兵之地,柴云天只帶著幾個華夏人杰回去。尤其是花木蘭、程知節、典韋等在雄州一帶重生的華夏人杰,他們在雄州生活過一段時間。
雄州城還是和以前一樣平靜,唯一不同是,因為雄州城主的頭銜還掛在柴云天身上,雄州城在順天府的地位超然。
除了柴云天,沒人敢當雄州城主。六位柴家長老因為實力不夠,還是留在雄州城打點事務。實際上柴家也沒有多少打理的家務,因為雄州柴家就只剩下柴云天一個獨苗。
幾個不速之客造訪雄州城,男的或英俊不凡,或虎背熊腰,女的英姿颯爽。
“聽說城主大人遠征西王廷,現在已經攻陷王廷,更是被許諾冊封異姓王候。誰能想到我們小小的雄州城可以出一位王侯?”
“可惜我們這些老家伙實力不濟,再也跟不上城主大人的步伐。不過城主大人的修為提升也太快了,我們柴家歷任家主,最高也不過是半步武宗,可沒有聽說過有什么上古神魔血脈。真是怪事,城主大人的修為突飛猛進,怎么看都像是有大帝之資。難道柴家在上古也是大能,到城主大人一代血脈覺醒了?”
“怎么可能,如果我們柴家在上古是大能,歷任城主也不會默默無聞。”
六個柴家長老留在雄州,他們聚在一起閑談,躺在太師椅上,看上去很是愜意。
雖然他們只有武師的修為,但他們在雄州這塊小地方享受著天倫之樂,生活倒是過的不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