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知節聽令,率領三千玄甲軍出城列陣!”
“大騎兵軍團兩萬重甲騎兵聽令,隨本節度使親自出戰!”
“衛青、陳慶之聽令,你們率領各部兵馬,擔任預備隊,以及承擔追擊敵人的重任!”
柴云天得知兩萬蠻騎輕敵冒進,意識到這是殲滅兩萬蠻騎最好的機會,他當機立斷,調遣麾下騎兵。
要用騎兵殲滅騎兵!
啟州城內的騎兵迅速調動,兵馬皆披鐵甲。
柴云天專門從騎兵大軍團挑選出修為較高的武卒,組建兩萬土著重甲騎兵。這是兩萬土著重甲騎兵第一次征戰,他們的對手是兩萬兇神惡煞的蠻騎!
兩萬土著重甲騎兵絕不是兩萬蠻騎的對手。
但是,這次擔任突破主力的不是兩萬土著重甲騎兵,而是三千大唐玄甲軍。
柴云天的設想是兩萬土著重甲騎兵跟隨三千大唐玄甲軍發起重騎兵沖鋒,讓大唐玄甲軍帶飛。
只要兩萬土著重甲騎兵可以在和蠻騎的戰斗中獲勝,他們將會信心倍增,從此一往無前。
勝利對于一支剛組建的軍團而言至關重要。
“節度使大人,不如多派一些士兵,只有兩萬多騎兵出戰,將會損失慘重。對方可是騎著妖獸的蠻族戰士……”
從南王廷前來的侍女小竹見柴云天調動兵馬,真正出城迎戰的竟然只有23000名重騎兵,大為不解。
明明城中有32萬兵馬,為何不多派一些兵馬?
“我們不是要驅趕城外的兩萬蠻騎,而是徹底消滅他們。如果三十二萬大軍傾巢而出,他們的主將再魯莽也會見勢不妙離開,一旦他和其他蠻族軍團匯合,到時想要消滅他們就難了。不如派出數量相當的騎兵,以蠻族那群莽夫的個性,多半會選擇留下來與我們決戰。和蠻族作戰,不只要靠武力,還要靠智商碾壓他們。”
柴云天挑選了一支馬槊,一邊與小竹解釋。
重騎兵沖鋒,還是要靠長兵器。
小竹聽到柴云天的解釋,美目泛光,她在這方面還真的不及經常和華夏謀士混在一起、多次率領軍隊征戰的柴云天。
“小竹愿意聽從節度使大人的任何差遣!”
“等我擊破城外兩萬蠻騎以后,你和其他武尊再出手,徹底消滅城外的蠻騎,到時他們再逃走已經來不及了。”
柴云天言語間充滿強大自信。
自信的來源來自于三千大唐玄甲軍。
三千大唐玄甲軍、兩萬土著重騎兵在城中集結,士卒、戰馬全部披上黑色的戰甲,武裝到牙齒,就像是一個個鐵桶。
兩萬土著重騎兵也是按照大唐玄甲軍的編制、兵器、戰甲打造,可以視為低配的大唐玄甲軍。
土著重騎兵的平均修為要低于大唐玄甲軍,兵器和戰甲也不及大唐玄甲軍,不過人數眾多,可堪一用。
“典韋、花木蘭,你們二人追隨我破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