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乾王朝的實力比他想象的要強大不少。
張教說道:“成王敗寇,如果西忠王獲勝,那么他就是帝皇,東驍王、北義王則是賊寇。相反亦然。”
范仲淹的看法與他不同:“西忠王為大乾王朝王侯,除非大乾王朝殘暴無道,否則西忠王起兵,是為不忠。西忠王又是皇帝手足,是為不義。此戰他并非忠義,必敗無疑。”
柴云天看到兩人的爭論,看來不同階級的華夏人杰還有不一樣的三觀。
張角是農民起義的首領,信奉的是成王敗寇。范仲淹是儒家文臣,有一定的仁義道德約束。
他不好評價誰是誰非。
“主公,此戰過后,我典韋一定可以突破至武尊二重!”
典韋身穿獅頭胸甲,他快要到達武尊二重境界。
“等到我們有自己的地盤,有大量的時間可以修煉。”
柴云天知道華夏人杰最缺的就是時間。
在場哪一個華夏人杰不比王侯的資質高?
東驍王、北義王的修為現在比華夏人杰高,因為他們修煉了幾百年的時間,是他們建立了大乾王朝。
華夏人杰才重生兩三年,要是給華夏人杰幾百年的時間修行,怕是柴云天帶著幾個華夏武將去陣中取西忠王的首級,便可獲勝。
因此柴云天已經計劃著封王之后,讓華夏人杰低調修煉,等到再次出現在大乾王朝眾人眼中,說不定就可以碾壓王侯。
花木蘭的神情有些凝重:“主公,末將有些不好的預感。”
“……”
柴云天聽說女人的直覺很可怕,不過現在王師占據優勢,擊敗叛軍應該不成問題。
他向前方看去,東驍王、北義王率領禁衛軍在前方,禁衛軍精銳來自大乾王朝各地,士卒的修為普遍很高。
除了禁衛軍,其他的軍隊大多數是節度使的兵馬。還有各個小世家、宗門的弟子。
至于十大宗門的風雷宗、無痕宗沒有追隨東驍王和北義王,反而是與柴云天的大軍一同行動。
十大宗門在中州,不屬于東驍王、北義王管轄的地界,他們想要追隨哪一方勢力,他們自己說了算。
對風雷宗、無痕宗的追隨,柴云天也不說什么,默默認可對方的追隨。
雖然他在戰場上看不起世家、宗門的弟子,但是有一點可以承認,十大宗門的武尊高手倒是不少。
幾百萬空前的兵馬向皇城以西行軍,在三百里外,西忠王率領的叛軍已經整軍備戰!
西忠王廷、白狄世家、乾元殿、白羽殿、煉器宗等叛軍勢力不得不背水一戰。蠻王無力派出更多的援軍進入中州。
“這一次九死一生。”
西忠王得知柴云天射殺白狄世家家主,他也以為柴云天是高階武尊,再加上東驍王、北義王。雙方戰力一增一減,形勢過于不妙。
“父王,孩兒認為不如離開大乾王朝……以我們的修為,在其他王朝也有一席之地,何必死戰。”
“本王寧愿在此地戰死,也不愿離開我們幾兄弟曾經打拼出來的地盤。而且,這次即便戰死,本王也要擊殺柴云天。是他破壞了本王大計,本王一定要殺了他!”
西忠王雙眸中有怒意。如果不是柴云天橫空出世,他的王廷也不會被柴云天占領,蠻族大軍也不會覆滅,白狄世家家主也不會被射殺。現在享受勝利的應該是他西忠王。
“若是我戰死,你利用我給你的重寶,可逃出大乾王朝,留我們分支一點血脈。”
西忠王做好戰死準備,卻將一件逃命的重寶交給定西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