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云天與諸多王侯從大乾皇宮出來,宮殿外面的華夏人杰、土著高手、禁衛軍大將無不起身。
“吃飽喝足,我們該準備離開皇城了。”
柴云天回到華夏人杰和追隨他的土著高手陣營。
他看到一群武尊高手,跟他在雄州時僅僅一個武宗就能橫行相比,現在兵強馬壯。
但是還不夠,遠遠不夠。
華夏人杰、土著高手都知道柴云天要前往禹都,也就是原本的西忠王王城。大夏王廷將會坐落在禹都,在原本被柴云天摧毀的宮殿廢墟之上建立。
“恭喜主公!”
這下不只是華夏人杰稱呼柴云天為主公,就連土著高手也被華夏人杰傳染,使用主公來稱呼柴云天,因為這樣似乎更顯得親近。
東驍王、北義王各自統帥自己的大將和士卒準備離開皇城,柴云天亦是如此。
中州名義上還是大乾皇帝的領土,叛亂已經平定,繼續留在皇城,說不過去。
“如果沒有諸位奮力作戰,僅僅憑借我一人,不可能封王。等正式建立王廷,人人皆有封賞。”
柴云天特別看向范仲淹。
正式建立王廷,還要依靠文官。而且節度使的體系有點問題,還需要文官去完善統治體系。
范仲淹明白柴云天所想,他回了柴云天一個肯定的眼神,這件事他責無旁貸,總不能讓大大咧咧的將軍們負責王廷的日常運轉吧?
陳慶之也有一些文官的才能,歷史上擔任過刺史。
至于其他人就比較吃力了。
風雷宗、無痕宗兩個宗主走過來,向新封的夏王柴云天行禮:“夏王殿下,我們風雷宗、無痕宗合計兩萬余幸存弟子,愿意追隨夏王大軍遷徙到禹都一帶。”
柴云天頗感意外,僅僅剩余的兩個中州大宗門,竟然要放棄中州,遷徙到位于西側的禹都。
兩個宗主的深層次意思,便是要追隨于新成立的夏王廷,追隨于他。
“可以,但是要服從王廷管轄。”
柴云天不介意兩個大宗門遷往禹都一帶。
風雷宗宗主武尊四重、無痕宗宗主武尊三重,兩個宗門還有幾個武尊高手活著,算是一股不小的力量。
“多謝夏王殿下。我們回到各自宗門,稍作收拾,便會前往禹都。”
兩個宗主再次拱手。
他們帶領各自的長老前去清點各自的弟子。兩萬余宗門弟子,還有整個宗門的搬遷是一件大事。
“看來中州已經毀壞到了一種地步,十大宗門滅門的滅門、遷徙的遷徙。”
柴云天在皇城停留,招來十位華夏人杰。
這十個人是最早重生的一批人杰,也是柴云天建立夏王廷的最初班底。
他要將華夏人杰培養成為王侯級別的高手。
“此次建立王廷的事情要你們二人多為勞力。”
柴云天暫時讓范仲淹、陳慶之二人負責,他們不僅僅可以帶兵,也可以吏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