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三引著柴云天、花木蘭前去煉器司深處。
煉器司位于河邊,便于散去熱量。
一座座因為高溫而滾燙的鐵爐在冒著熱氣。
王廷招募的大軍需要更加鋒利的兵刃、更加堅固的盔甲。
柴云天選擇的是精兵路線,華夏軍團要利用此方世界的材料更新軍備。三十萬土著軍團、五十萬預備兵役也需要精良的兵刃、盔甲。
李三帶他們來到一座高三丈的鐵爐邊,有上百個煉器師輪流出手,為夏王鍛造近戰兵刃。
既然是夏王親自要用的兵刃,李三等煉器師不敢怠慢,用的是王廷品質最好的礦石。僅僅是融化罡石就用了十天十夜。
兩把筆直的刀刃靜靜地躺在有各種玄奧紋路的鐵爐之中,在火熱的鐵水內流溢寒光。
新刀還沒有完工,柴云天也可以感受到其鋒利,比當初柴云天令李三用墨石打造的漢刀還要鋒利十倍以上。
“即使是東驍王、北義王出手,也不能輕易損壞這兩把直刀。”
曾經叛出煉器宗的李三對自己和同門弟子的杰作充滿信心。
柴云天眼神一亮,可以用來和東驍王、北義王那種層次的高手硬撼的漢刀,價值不菲:“本王會令人記下你們煉器司的功勞,一定有賞。”
“謝夏王殿下!”
煉器司等人大喜,總算不辜負十天十夜的辛苦鍛造。
花木蘭似乎對新的漢刀感興趣,她那一把原本的漢刀為了抵擋西忠王的重寶飛劍已然破碎。
柴云天如今明白王朝、王廷在此方世界存在的意義。王朝、王廷是為了從下面收集資源,用來更好地修煉。就像是現在的夏王廷,大量的資源每年都會從二十三路、上千座城池源源不斷地匯聚到禹都,為華夏眾人、土著高手提供修煉便利。
范仲淹、公孫鞅進行改革,是為了更好地維持王廷的穩定、收集修煉資源。
“煉器司為秦銳士、齊技擊鍛造的新兵器如何了?”
“回夏王,已完成了一半。”
煉器司更換秦銳士、齊技擊的青銅兵器為此方世界更為堅固的礦石鑄造的兵器,不過制式沒有多大的變化,只是材質變化。
柴云天在抓緊時間提升眾人修為。
雖然叛亂結束后大乾王朝重新恢復平靜,但他總有種不好的預感。
柴云天帶著花木蘭從煉器司走出來,看到半山的未央宮:“不知道三、五年后,以眾人的天賦,會提升到何種修為?”
華夏人杰開始刻苦而緊張的修煉。武將忙著向中階武尊突破,而士卒則以武宗境界為目標。
距離大乾王朝、大夏王廷不知道多少里處,兩軍正在交戰,一個大將一戟斬殺周圍幾十個敵人騎兵,在萬軍之中沖殺,鮮血飛濺到他的青甲上,勢不可擋。
地平線上,無窮無盡的騎兵揮舞著彎曲的馬刀出現,滿上遍野而來,將青甲大將淹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