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王,多虧你出手拖住蠻族大軍,否則要斬殺蠻王,十分困難。”
“不錯,如果不是夏王他們極力牽制蠻族大軍,小郡主不見得可以催動寶物壓制蠻王。”
二十二個人族高手斬殺蠻王,只剩十九人,當他們撤到山林之中,定南候向柴云天拱手感謝。
沒有柴云天他們拖住眾多蠻族洞主、大將,流云郡主都沒有機會催動秘寶。
“力所能及。何況蠻王對我應當恨之入骨,今日不殺他,他日必定殺我。”
柴云天十分淡然,少一個仇家怎么也是一件好事。
定南候回味剛才的苦戰,不由僥幸:“蠻王的修為比起幾年前更加強大,幸好我們盡快出手將其滅殺,否則以后他說不定會更加強大。”
“你是說蠻王在這三年修為有了提升?”
“不錯,他應該是突破了一個小境界。否則以他三年前的境界,有黑龍對付他的重寶,我們三人聯手足以殺他。”
“三年突破一個武尊小境界……如果他真的有這個天賦,那么我們這次來對了。”
柴云天對定南候肅然起敬。
假如蠻王擁有可怕的天賦,留著他越久,就越難纏,定南候果斷召集大乾王朝的頂端戰力抹殺強敵,無疑在將來少了一個麻煩。
柴云天沒有詢問小郡主的重寶,以免被定南候等人誤解他覬覦重寶。
北義王在回程對眾人說道:“滅亡召國的諸侯國隨時可能會南下,本王把守的邊塞壓力巨大,如果遭到攻打,請各位派遣援軍前往邊塞。”
“定當相助。”
幾個王侯應承下來。
北義王提醒柴云天:“不僅是本王的領地,還有夏王你的領地也與滅亡的召國接壤,敵軍也有可能攻打你的夏王廷。”
召國與大乾王朝接壤的地方為夏王廷、北義王廷的領土,召國滅亡,夏王廷、北義王廷的領土隨時可能遭到北方諸侯國的進犯。
“可以滅亡召國的北方諸侯國……本王會派遣兵馬到邊塞駐防,警惕來敵。”
柴云天得知有威脅來自夏王廷北方,不由慎重。
他的夏王廷才建立三年的時間,不曾想鄰國竟然被強敵滅亡。
陳慶之作為謀略者,要為柴云天考慮更遠:“更北方的諸侯國是什么國家?”
“根據召國幸存下來的大將觀虎所說,滅亡召國的諸侯國為石國,他們擁有大量的騎兵,每次出動,漫山遍野。而且都是精銳騎兵。”
“觀虎乃是召國皇室、大將軍,他曾經與本王還有西忠王在邊境交戰,我們互有勝負。”
“然而觀虎率領召國精銳大軍,與石國十七場大戰,僅僅勝兩場,其余皆負,召國精銳大軍幾乎全軍覆沒。”
“現在他在本王的王廷療傷。等他恢復傷勢,他將會是一股助力。”
北義王向其他三大王侯詳細說明強敵之情報。
柴云天、東驍王、定南候都得知了更北方有一個強大的石國,石國正在極力擴大自己的地盤,已滅召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