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早跟隨程知節,還活下來的大唐玄甲軍統領已經有人武宗九重,即半步武尊。
大唐玄甲軍重生的時間早,又每陣擔任破陣主力,歷練最為豐富,戰力也更強。
此次與石國九皇子之戰,他們仍然是正面破敵之主力。
衛青、霍去病在清點兩萬西漢騎兵。
西漢騎兵還沒有統領突破至半步武尊,他們卻是目前人數最多的騎兵部隊。
兩萬西漢騎兵,數量比白袍軍和大唐玄甲軍加在一起還多出一倍。
“聽說石國九皇子的鷹師也有利用雄鷹偵查的手段,這次我們要更加小心謹慎。”
花木蘭帶領5000雄鷹斥候,她的騎兵要設法與石國騎兵爭奪視野優勢。
范仲淹清點五千北宋康定軍,他們使用的神臂弓經過此方世界的材料改造,射程更遠,是華夏軍團之中擁有最遠射程的兵種。
53000名將士的華夏軍團做好了出征的準備。他們蟄伏了三年,比起中州大戰時,更加強悍。
張角和土著武尊洛刀率領的十萬人大軍團同樣做好征戰北方要塞的準備。
范仲淹、公孫鞅還額外征發十萬預備兵役和民壯,以作為助力。
“主公,華夏軍團、騎兵軍團、張角軍團已然準備就緒,只要主公一聲令下,便可以發兵北疆。糧道、道路已令修煉者、武卒提前疏通,大軍從禹都抵達北方要塞支援高順軍團,不用多少時日。”
負責北方戰事的范仲淹在華夏軍團各部準備就緒后,向柴云天匯報。
“華夏軍團、騎兵軍團率先出發,刻不容緩。張角軍團、預備軍團后續跟上。另外,邀定南候率領南王廷精兵共擊石國九皇子。請北義王、東驍王各率領一支精銳在邊塞待命,若石國九皇子選擇攻打夏王廷,他們可趁虛攻入召國故地,使石國九皇子腹背受敵。”
柴云天知道以北義王、東驍王、定南候這些活了幾百年的王侯,定然知道唇寒齒亡的道理。
石國九皇子窺邊,夏王廷首當其沖。如果夏王廷守不住,北義王、東驍王、定南候的領土很快也會淪陷。
乾國皇帝的中州因為大戰而受損嚴重,加上第二任皇帝修為天賦不高,幾乎沒有多少戰力。
真正支撐乾國的是四大王侯。
四大王侯精兵被滅,乾國將告滅亡。
“本王,將御駕親征。”
柴云天舉止間已有王侯之度。
邊塞狼煙四起,大戰將至,身為王侯,責無旁貸。
禹都的平民都已知道敵國臨境,街道上的巡捕都多了許多,兵馬調動,所有登記造冊的修煉者都有守土之責!
一支支精銳騎兵、步兵向北方邊塞進發。
華夏軍團位于最前面,又以兩萬西漢輕騎兵一馬當先。
張角統領的十萬人軍團較為臃腫,居于后。
柴云天披黑色戰甲,親率兩萬重騎兵、八萬輕騎兵上陣。
與刺殺蠻王不同,這是他封王以后第一次御駕親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