召城,此地斷壁殘垣,召國皇宮倒塌,被石國騎兵糟蹋之后,滿目瘡痍。
“大將軍回來了!”
“我們召國還沒有滅亡!”
召國大將軍觀虎率領兵馬收拾廢墟,不少召國百姓、宮女、宦官見到大將軍收復召城,他們從燒焦的房屋里出來,不由涕零。
觀虎見到對他愛戴的召城百姓,越感愧疚,他指著隨同他來到召城的柴云天說道:“乾國的夏王擊敗石國騎兵,救了我們召國!現在由夏王為我們召國提供庇護!”
召城百姓不約而同看向柴云天,他們紛紛下跪:“多謝夏王殿下!”
“石國做事太絕,終究會有報應,各位起身。”
柴云天雖然自認為不是心慈手軟之人,卻也不會和石國騎兵一樣到處摧毀城池,抓捕平民充當奴隸。
縱使召城遭遇大難,在觀虎的號召下,逐漸恢復秩序,重新向周圍城池征集糧食,為進駐召城的兵馬提供糧草。
“夏王,您所說的驅虎吞狼之計,到底如何?”
觀虎聽說柴云天有辦法瓦解強大的石國,忍不住發問。
“根據本王俘虜的石國將領所言,石國有九位皇子,九子奪嫡,九皇子不過是其中一派而已。只要稍加挑撥,便可令石國生內亂,無暇外顧。”
“哦?如何挑撥?”
“此戰我等俘虜石國騎兵至少十萬,若是將這十萬騎兵送回石國,你們意下如何?”
觀虎臉色古怪:“石國與我等為死敵,怎么能將俘虜的騎兵送回石國?將來豈不是與我們為敵?”
柴云天緩緩說道:“這些俘虜本是九皇子的奴仆,若我們將其送給其他皇子,表示臣服,那個皇子不費吹灰之力即可獲得十萬騎兵,又與九皇子關系更加惡劣,石國皇子間的均衡將會被徹底打破……”
“夏王您的意思是我們忍辱負重,故意臣服石國,坐山觀虎斗?”
觀虎身為召國大將軍,本身并不是愚鈍之人,哪里不明白柴云天的意思。
“何來忍辱負重?滅亡召國的九皇子已經被我們擊潰,我們只是設法瓦解石國,徹底解決威脅。”
“那我們要投靠哪一位皇子?”
“本王還未決定,需要派遣一人出使石國,在石國周旋,挑起石國內亂。”
柴云天心中出使石國的人選是公孫鞅。
公孫鞅生活在混亂的戰國時代,縱橫家橫行,他或多或少耳濡目染。
縱橫家之大能者,一怒而諸侯懼,安居而天下熄!
這是他第一次使用挑撥離間之計謀略敵國。
“以計謀對付石國,我從未想過。夏王真乃高人也。”
觀虎愈發對投靠的夏王欽佩。
對方不僅有精兵,還有智囊,石國九皇子也被玩弄于股掌之間。
指不定夏王還真有辦法讓強大的石國陷入內亂。
“此戰,我們要對外將傷亡人數擴大十倍,讓石國皇子相信我們已經無力再戰,心甘情愿向他們臣服。但是,我們只是名義上的臣服,許諾在皇子在爭斗時我們會出兵相助。請諸位陪本王演一出戲。”
“我等定當全力相助!”
柴云天要演一場戲,觀虎、北義王、定南候等人也愿意配合唱戲。
于是柴云天宣布夏王廷在此次與石國九皇子大軍交戰,傷亡百萬、無力再戰。
召國大將軍觀虎宣布召國精銳盡失、赤地千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