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國內亂,本王欲討伐石國二皇子,蠶食石國領土。”
柴云天召集乾國北義王、東驍王、定南候,召國大將軍觀虎等土著勢力,一同商議進攻石國之事。
以小國伐大國,柴云天需要集結一切力量,方可以最小的損失達到目的。
“終于要討伐石國!”
觀虎因為言語激動而顫抖,他恨不得立即滅亡石國,以報亡國之仇!
北義王、東驍王、定南候三大乾國王侯也為之動容。
他們得知出使石國的張儀不但安然無恙回來,而且石國大亂,夏王廷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再次攀升。
僅僅是一張嘴,可抵十萬雄獅。
現在夏王還打算帶領他們討伐石國!
東驍王比較慎重:“石國國力是我們的幾倍,二皇子更是有精銳的狼師,若是我們兩國的精銳在大戰中損失慘重,說不定會有亡國之災。”
“故我們聯合大皇子,先滅二皇子。諸位是否愿隨本王北伐石國?”
柴云天環顧幾個王侯,華夏軍團才修煉幾年,這些王侯對夏王廷而言還是不小的助力。
觀虎抱拳:“本將愿為夏王效力!”
北義王、東驍王、定南候三人與石國的仇恨沒有那么深。
最終定南候說道:“石國若繼續存在,對我們乾國而言是一個巨大的威脅,我們的平民有可能會成為石國的奴隸。本候愿與夏王共同發兵北伐石國。”
北義王、東驍王也答道:“我等也愿意參與北伐。”
“五日后我們發兵邊塞,攻六皇子的領土。六皇子與二皇子為同一陣營,拖住六皇子,讓大皇子去和二皇子死斗。”
“我等這便下去準備。”
幾大王侯不知不覺間逐漸以夏王為首。
夏王廷的實力已經凌駕于幾個王侯之上,而且遠遠凌駕其他王侯。
夏王不僅僅從領地招募土著大軍,還有70000人的精銳軍團,勢力非常可怕。
即將發兵石國,各個王侯蠢蠢欲動。
召國大將軍觀虎率三十萬召**團。
北義王有五十萬邊塞兵馬。
東驍王帶來三十萬精兵,定南候帶來十萬騎兵。
這些精銳兵馬開始拔營,向召國與石國的邊塞活動。
范仲淹、公孫鞅在張儀禍亂石國之前,便建立了通往石國的糧道,組織召國、乾國的民壯運輸糧草。
因此柴云天無須事事操心,專心擊敗石國六皇子,占領其土地即可。
齊將田忌率領的齊技擊數量有一萬士卒、三百乘兵車。兵車在此方世界重新找到自己的定位。
田忌在之前與石國九皇子的大戰中率領齊技擊立下第一功,成為夏王廷的大將之一。
這一次北伐石國,齊技擊再次出動。
三百乘兵車,齊技擊軍團的戰力更強。